1.286 在所难免(2 / 3)

加入书签

王允却道:“不然。关东举兵者,皆吾等徒众。今若距险屯关,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

太傅杨彪,遂会其意:“太师所虑,乃关东心向寿春。”

“然也。”王允答曰:“先前,贼臣无道。故关东人人自危。唯有擅立合肥侯,与贼臣相抗。今贼臣授首,朝政始兴。只需稍加抚慰,赦免其罪。关东必心向往之。”言下之意。先前,诸如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关东屡遭血洗,豪门饱受**。不得已,唯另起炉灶。如今朝政归于王允等,士族名门。关东自当重归于好。

“董卓麾下,又当如何?”董侯遂问。

车骑将军吕布,起身答曰:“回禀陛下。臣,窃以为。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言下之意,董卓麾下将校,皆身不由己,奉命行事。若不分取舍,悉数以谋逆罪名而特赦,反使其自疑。所以,不做区分,悉数赦免,绝非上上之策。

知当今天子,为乱军所害。蓟王焉能不兴兵讨逆。

唯有天子,能熄蓟王雷霆之怒。赦免乱军弑君大罪。

然,弘农王是否能罔顾大义,泯灭骨肉之情。赦乱臣贼子,弑君杀弟之大罪。

“可。”弘农王掷地有声。

“下臣,遵命!”使者五体投地。

董侯追问:“车骑将军以为,当如何行事。”

“罪其首恶,赦其从众。”吕布答曰:“诸如麾下西凉大人,皆罪其罪。”

洛阳,玉堂殿。

为除后患,应王允所谏,董侯专开朝议。

王允为上公之首,并太傅杨彪,正襟危坐。左右分列于天子座前。

“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当罢其军,交由关东良家子,统领为宜。”王允先言。

太尉马日磾,对曰:“凉州人素惮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分兵卫将军等,就领其众,因使留守八关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