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周郎妙计(3 / 3)

加入书签

为避“大将军”。且与朝廷任命,以区分。故称“上将军”。

此亦循,蓟王命名旧例。辅汉大将军营,四辅将军、四绥将军,皆如此这般。料想,甄都天子,必无异议。

自二宫太皇,移驾蓟王宫。蓟国仪轨,再无僭越之嫌。

譬如九重深宫,高耸皇英大殿。蓟人皆与有荣焉。

便有国人遥指:此乃,太皇所居!

上邦人物,如十万火种。潜移默化,遂成燎原。千万贱种,当不自贱。“自卑而尊人”,乃礼之所为。与自甘下贱,判若云泥。断不可,混为一谈。

稍后,锦帆司马苏飞,登船来见。

话说,国中内外,久无战事。坐视幕府将校,加官进爵。皆领高俸。国中诸笑,虽无怨言。却也各个摩拳擦掌,立功心切。

譬如水衡都尉周晖,遣水司空虞翻,并左右二丞,携三千府兵相助。未尝没有,分功之心。

锦帆司马苏飞,此番坚兵亮甲,收拾齐整,赶来拜见。欲为岭南长史所用之心,不言自明。

至于,九龙华表下,游人如织。亦见惯不怪,相沿成习。

何况,蓟王配太皇,可废立新君。

天下人,心知肚明。

闻,蓟王有意。拜王傅黄忠、并横海将军黄盖,为“上将军”。以增国中诸军之秩。

上将军,春秋时期已有。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以郤縠(hú)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当为“将军”名之始出。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掌典京师兵卫,或屯边境。

据此可知。上将军,位在三公下,秩同九卿。

王傅黄忠,今为护军将军,可拜为:“护国上将军”。横海将军黄盖,当拜为:“横海上将军”。如此,国中诸校,皆可称将军。麾下,中郎将、都尉、校尉,皆可升迁。

谓“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蓟王屡升官秩。然多为文官,而无武将。擢升将秩,亦是必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