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他乡异客 六十一(1 / 3)

加入书签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段晓峰一把就把手里的啤酒罐砸到对面的墙上,他气急败坏地嚷嚷起来,“有他们那熊包样的换人吗?这简直就是告诉人家,我怕你了……这群笨蛋!他们脑子转的不是胜利,不是赢球,是怎么样推卸责任,好保住他们的头上的乌纱帽!听听这些狗屁话,你们听听这些狗屁话!”他从床边拣起那团被任伟*成一团的报纸,大声地念道,“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我……”一长串不能记述的粗话从他嘴里飞泻而出,“他们有个狗屁的技战术安排,下半场上场时我都不知道该听谁的,那个屁事不顶的德国佬说要加强进攻,几个中方教练却在强调防守,我是满脑子糨糊上场的,不是东子教他们换上场,我都不知道是该攻还是该守!我……”又是一大段咒骂,段晓峰就象掐着什么人的脖子一般,把那团皱巴巴的报纸再揉成一个七凸八翘的纸团,使劲掼进茶几前的垃圾篓里,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任伟把头搁在沙发靠背上,仰着脸冷冷地说道。他远没有段晓峰那般愤怒,在国家队里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卒,他的名字甚至都没进比赛大名单。既然连替补都不是,他更不需要为失败承担什么责任;同样,即便胜利了出线了,明年的欧洲之旅国家队也不会捎带上他……

欧阳东躺在床上,枕着自己的胳膊没吱声,两眼直楞楞地盯着天花板。

要是教练没换上那个后卫的话,那该多好……为什么教练要换人呢?他们难道就没看见,那时对手连反击的力气都没有了么?更让他气愤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这次愚蠢的换人举动负责!换人,该死的换人,所有失败的根源就在这次换人上……要是没换下那位兢兢业业的边前卫的话……

可惜的是,假设永远不会成为历史。

我们的足球梦想又一次终止了……

“技不如人!亚洲二流!”一个比那些足协的大人物还要大许多的人物在观看了这场比赛之后,当着一众媒体面无表情地说道。

这句盖棺定论的评价成为第二无数报纸体育版的头条。

这句话为接下来的足协总结定了基调,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借口。不是足协不尽力,也不是教练组的水平有多低,只是因为我们的球员们技术不过硬、意志不够坚定、对教练组的技战术安排理解不到家、没有摆正他们自己的位置,在心理和行动上都不重视对手……也因为我们的对手都是亚洲一流,在这种我们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差距面前,我们最终止步在足球盛宴的大门前,这很正常嘛,很符合现实嘛……

“……伊朗、沙特阿拉伯、南朝鲜和日本,这些队伍就是亚洲足球的第一集团,而柬埔寨、老挝和马尔代夫这些东南亚国家,他们便是亚洲足球的第三集团,剩下的,就是庞大的第二流队伍……”外围赛的总结会上,所有的发言都围绕着“亚洲二流”这个基调,一位足协副主席代表国家队领导班子做了非常尴尬且异常空泛的总结,他发言的核心不是围绕着队伍技战术上的得失,也不探讨失利的根源,更不提什么具体的责任和处罚。“大家要看到,生气勃勃的国内联赛让我们的队员一方面腰包里塞得鼓鼓囊囊,另一方面,他们的意志品质还有技战术水平却在背道而驰,这既与队员们素质不够职业有联系,也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联系,媒体的追捧、球迷的溺爱、俱乐部的纵容,还有我们足协的监管不力,统统有联系。不能从这个根子上解决足球的弊端,那么,不要说一年两年,即便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还是不能实现我们的口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他低头揭开自己的玻璃茶缸,轻轻地吹开漂浮在水面上的几朵茶花,抿了一口。

国家队管理部的头头,同时也是足协的一位副主席,立刻就接过了话题:“我们和伊朗南朝鲜这些亚洲一流队伍之间的差距至少有两个球,而这庞大的第二集团和极少数的一流队伍之间,还有两三支准一流队伍,比如我们的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对手,在足球竞赛水平上,他们也至少领先我们一个球……同志们,现在是该我们反思的时候了,我们再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他顿了顿,忽然发现自己说走了嘴,这“过去的功劳薄”一说似乎找不出什么依据,他只好模糊地咕哝一句把这一句话圆寰过去,“不过这次失败也有一个好处,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和世界,不,亚洲先进足球水平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大,在未来的四年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弥补这些差距……”

总结大会的内容并没有公开,只是耳朵比兔子还长的记者们还是有足够的手段打听出一个大致的情况,有关这次总结的各种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般地抛洒出来。

“亚洲二流”,这一断言无疑伤害了球迷的热情,他们宁可相信自己的队伍是时运不济,也不能接受这个无端的虚妄评价。

愤怒的联赛赞助商立刻就对足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种说法无疑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每年掏出的大把大把的金钱,难道就是为了一个亚洲二流的联赛来捧场?这是对他们蜚声国际的品牌的一种亵渎!

最受伤害的却是那些在比赛中流汗流血的球员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