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出征(1 / 5)

加入书签

文得鹏和战友们乘坐的船是江南造船厂新建的六千五百吨级的轮船——“太康”号,这是江南造船厂造的最大级别的商船,船上的船员告诉这些士兵们,这艘船这次出海,是他的首航,甚至还是招商船局第一位中国船长的首航,军马和行李的装船任务结束后,文得鹏所的第六团第一营开始从船舷的梯子上了船。

被挡在防波堤栅栏外的送行的人们,一经允许,就一窝蜂朝船边拥过来。上上下下都在呼喊着亲人的名字,因为远征军中有不少都是京津本地人,所以给亲人送行的人颇为不少,送行和出征的见面后往往显得很是激动。

以温和的微笑。从街道两边伸出来的头和手,像森林般密集的脑袋、胸脯、手臂,像波浪一样起伏。他们的手像是被风吹动一样,不停地上下挥舞,画着一个个圈圈。他们像蝴蝶一样,有的舞得快,有的舞得慢,有的停在那里。他们的嘴吐出像怒涛般激烈的爱情和热忱。

此时,民众的叫喊声更加响彻夜空。

“万岁!万岁!”

只有这一句话。

就如同一首伟大的交响曲,一张感情激越的乐谱。在爱情、离别、激励、怜爱等诸多感情高昂交织之中,在部队距离港口越来越近的时候,人们激昂的“万岁”欢呼声则变得的更加响亮起来。

第63章出征

“万岁、万岁!”

从远征军军营,直到的码头的道路上,路边挤满了充满爱国热忱的民众,他们一遍一遍呼喊着“万岁!”,一遍一遍的呼喊着。

群众拥挤着,在一片欢呼声中送这些士兵们出征。

今天,民国四年的12月24日,西洋人的平安夜,远征军第一批部队终于开拔了,多达七万官兵将在天津大沽港搭剩104艘中国、日本、法国、美国、英国商船前往法国,前往法国的。

每一个士兵除去步枪之外,还携带包括备用军衣、备用军靴、毛毯、慰问袋等各种各样的装备,容量为80升的标准制式背包已经被装的满满的,而在路上,那些慰问团体仍然不断的将一个个冲着一包香烟、几个鸡蛋之的慰问袋活塞进士兵们的怀中,所以很快这些原本负生就多达50公斤以上士兵们,就在行军中感到疲劳。

脊背的疼痛一缕一缕地钻进肩头,在路上休息的时候,那些从各个学校征召来的女学生们给士兵们送着茶,送着饭,看着那些女学生,几乎每个士兵的感觉都稍舒服一些,原本有些紧崩的神情,也随之松开一些。

几个小时后,部队到达了了大沽港,

在大沽港的防波堤上到处是军马、士兵和铁锹。最初,军马是由船上的大起重机从空中吊上来的,在军马被吊起时,总会发出嘶叫声,那些军马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合格的军马,不过对于中国而言,却已经是最好的了。

在码头处,有很多外国人,很多外**人,他们都是英法两国驻京津一带的部队,根据出兵协议,作为回报,他们将撤出京津两地的驻军,他们将同中**队一同前往欧洲战场。此时,这些外国士兵好奇的打量着中国的同行,不过他们中的许多人的脸上却都带着些许嘲讽之色,似乎在他们看来,这些中**队很难在欧洲发挥什么“重要作用”。

“嗵、嗵……”

士兵们肩扛着步枪,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方行进着,蒙着墨绿色蒙布的钢盔被扣在携行包下与弹盒撞击时,发出此许声响,雪花,自空中飘落,那军帽下,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只是看着前方。

“高举战旗!队伍已并肩出发!无畏的军队在前进,那坚定无畏的步伐,同志们虽然牺牲在战场上,但从未离开我们远去,我们的意志更为统一……”

在士兵们的军歌声中,不时在群众中发现了熟人的士兵们,纷纷主动离队,一一与众人惜别。而更多的士兵们,却是沉浸在沉重的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中,一面咬紧牙关朝前行进着。对于许多士兵而言,他们早已明白了这一切,除去义无反顾之外,他们并没有其它的选择。

对这种群众集会、欢呼、沸腾的热情,他们很多人都能泰然处之,冷静沉着地观望着,只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