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无间道的悲剧意识(这章高能!慎入!)(2 / 3)

加入书签

电影中,韩琛一直反复说着一句话,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电影第一集中韩琛开头就说了这句话,但紧接着他还声明他不相信这句话,因为那是“算命的说的”,韩琛当时已经达到了独当一面的大哥地位,自然以为自己可以嘲笑宿命,而且依靠自己的“自由选择”来实现对于宿命的超越。但是韩琛最终并没有逃脱自己的宿命,他意外的被想要洗底做好人的刘建明击毙了。

在两种人格的交替下,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刘建明的精神就如同受到无间地狱的刑罚,直至崩溃。

2、陈永仁。

原为警校优秀学员的陈永仁,因为隐瞒了其黑社会老大私生子的身份而被加之开除警校的处分,实际上他秘密被获派了黄警官的卧底任务。

但伴随着其上司黄警官的意外死亡,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寻回自己的身份。

无论是陈永仁还是刘建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存在被错置,他们试图寻回本来的身份,但是却在无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陈永仁死于枪下,而刘建明则险象环生,但却生不如死,依照“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刘建明的“寿长”正是无间之苦的最高形式。

良心发现吗?

或许是,又或许不是。

我们反过来纵观整个主题——无间道。为什么要取这个片名,又有何意味。其实,往往大家容易忽略的,其实就是精华。

韩半仙在两部的开头和结尾都做了阐述。

对,就是那几句佛经。

在《无间道》影片中陈永仁与黄警官、韩琛都有类似于父子的关系,但是正是黄警官击毙了自己的哥哥倪永孝,而大哥韩琛却三番五次设计试探陈永仁,使陈永仁几次都险些命丧黄泉。

陈永仁长期的双面效忠使得他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即“无间地狱”。刘建明的同事把陈永仁击毙后,陈永仁的尸体被卡在电梯口,电梯门不断开合,正象征着陈永仁悲剧的无间命运。

三、生死无间——宿命的悲剧。

《无间道》这部电影,处处充满了密码、象征、暗扣,也充满了宿命。电影中的“宿命”的意思是指一切都是早已被注定了的,也可以笼统的理解为“命运”,即“命中注定”。贯穿于电影的那首《被遗忘的时光》,主题旋律般哀伤而优美的弥漫其中,彷佛是某种超越的时空的存在,它亦超越是非、生死。

1、韩琛:一将功成万骨枯!

无间地狱,乃是佛教中最恐怖的地狱,几乎是永世不得超生。而刘建明出身黑社会,为了给黑社会提供情报,却去当警察,在当警察期间,他的事业爱情平步青云,但是由于黄警官的死他良心发现,使他有了当好人的欲望。

但终究,他还是摆脱不了他黑社会真正身份的本质,在好人的欲望和邪恶的过去之间,刘建明堕入无间地狱。

在影片的第一部末尾,刘建明在陈永仁的墓碑前的那次敬礼显得意味深长,而那句“我想和他换”更是值得玩味。这说明,他和陈永仁本质上是惺惺相惜的。他并非生来属于邪恶,他只是在好人与恶人的人格下做出了不当的选择,这是刘建明悲剧的更深层面。

如果无间道有第三部的话,刘建明以后的结局一定是悲剧的。

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