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庙堂高遥 四十八 孟谢同审(1 / 4)

加入书签

心中急归急,王钟阁表面仍然神色如常,令人看不出端倪,只顺着孟优坛的话说道:“孟王爷一片赤诚,本官定会禀明皇上。”

“多谢尚书大人。”孟优坛脸上急切辩白之色褪去一些,露出一个略微有些讨好的笑容

“此乃本官职责所在,孟王爷无需放在心上。”

“尚书大人高义,小王定当铭记于心”

这时,一旁随早的官员问道:“孟王爷,既然你与谢流尘不是好友,亦非亲非故,那先皇御赐孟家的火南珠,为何会到了谢流尘手上?”

孟优坛似乎真是被刚才那一幕震慑到了,一反刚到时大呼小叫的模样。王钟阁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都有问必答,毕恭毕敬

问到谢流尘上月去青石之事时,孟优坛道:“驸马奉旨行事,小王听皇命而行。无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唯恐有负圣恩

很正常的回答,但是,实在过于正常了

这话的意思是说,一切只是奉命行事,再无其他。本来只是一句客套得近于万金油的话,但此时由孟优坛说出来,却令人觉得别扭。因为按他的立场,实在很有必要将自己与谢流尘的交情说得再亲厚些,这样一来,才能坐实了谢流尘与他勾结的罪名

好在不合常理之事在此案中已不是一次两次,王钟阁听罢他的回答,也不追问

“火南珠?”孟优坛正与王钟阁客气,一听这词儿,当即脱口而出:“小王也不想啊,要不是谢流尘——”说到这里,他猛然住口,脸上露出“糟糕,说漏嘴了”的表情

“要不是什么?”那官员抓住破绽,紧追不舍

“要不是——要不是——”孟优坛眼睛溜来溜去,结结巴巴道:“要不是……本王那日喝醉了,也不会……也不会为着谢流尘……夸……赞着那珠子好,就随手把它送人了。”

这个理由虽然合理,但孟优坛的表情与语气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别人:我是在说谎

而再问到那条谢流尘与他勾结欲有所图的罪名时,孟优坛大呼冤枉

“这怎么可能呢?小王向来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昭日月可证。多年来治理千州亦是秉公执法,既无冤狱之案,亦无逼索民财之事。小王与谢流尘以前虽见过几面,但却只是点头之交。上月谢流尘去青石,小王也只是遵秉圣旨奉命行事,与他更无私交!小王一颗心里,全是忠君爱民之意,哪里来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定是有奸人暗中构陷,尚书大人可要查个明白,替小王讨回公道!”

一番套话听下来,王钟阁有些不耐烦:难道此人又要像那叶晨一样,一口咬定自己是冤枉的,然后反复要求朝廷替自己洗冤?

表面看来,他们这么说是与谢流尘站在一边的。但问题在于,起先那些所谓的证据都是楼定石捏造出来的,而被牵涉到的这两人,显而易见,也是受楼定石的指派。按常理来说,这两人都应该使劲往谢流尘身上泼脏水才是。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二人都是异口同声地喊冤。但也只是喊冤,先前那些证据,可是一桩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仍旧指向谢流尘有娣疑

楼定石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多日来无法参透的疑问又浮上心头,王钟阁一时有些烦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