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秦楚大战(1 / 3)

加入书签

等秦军姗姗来迟,邯郸城已经到了燕军手中。这里五十万大军,秦军也不敢造次,便撤兵回去了。

攻下邯郸,等姬丹再次进入邯郸已是数日之后了。此时尘埃落定,赵王已经搬出了邯郸城,前往胶东郡去了。经过数次战火,邯郸城居然还是老样子,不过街上行人少了很多,只有差不多以前的一半。姬丹在各处游览一番,然后就入驻赵王宫中过夜。

与攻下齐国一样,接下来便是如何治理、稳定赵国了。姬丹将赵国分为三个郡:巨鹿郡、邯郸郡、中山郡。姬丹命虞卿为巨鹿郡守,盘麟为邯郸郡守,司马空为中山郡守。

大燕钱庄也在不久之后到了赵国,在各个城池开分店。不像齐国的情况,大燕钱庄在赵国还是蛮受欢迎的,邯郸城的富户都愿意把钱银存到钱庄去。毕竟现在燕国的王后是原来赵国的七公主,而且赵嘉的待遇也不差,整个胶东郡都是他的食邑。而且现在赵国三个郡里面倒有两个郡是赵国的大臣做郡守。

姬丹接收了赵国差不多二十万降卒,经过一番改造,最后留了十五万。这里凡是被遣散的老兵都得到了补偿,那些战死的士兵,无论以前是什么国家的都给予了补贴。甚至老百姓在战争中损坏的房子,姬丹都拨了款组织人去修好,经过一、两个月的治理,赵国民心大定。

此时,派往各国的使者也都回来了。首先韩国是个小国,上次秦国前来攻打都是靠了燕国等国的救兵才击退的秦军,根本不敢得罪燕国,当场便拒绝了赵国的请求。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此时还在世,极力主张出兵救赵,魏王也支持出兵。不过听说韩国不肯出兵,魏王也犹豫了,怕寡不敌众,想要等其他诸侯国的反应。

不久,楚国、秦国也表示要出兵相救,正在准备兵马。不过等他们出发,燕军已经攻下赵国几乎绝大部分地区,只剩下邯郸了。

听说楚国、秦国、魏国等国要前来救援,姬丹下令姬男守在代郡的兵马留下一万,其余四万前来增援。至此,燕国在赵国的兵马达到了四十万。同时姬丹下令李宽攻打楚国的薛城、倪城两座城池。

当然李宽也不是真的打,只是做个样子而已。楚国听说燕军要在东边对楚国动手,慌忙将已经出发的兵马调到东边去了。这样,楚军不来,魏军自然也不肯再来,只剩下秦军,想要趁火打劫。

燕军没有回师,五十万大军屯兵在邯郸城南,魏国的邺城北部。燕国进攻赵国的时候,魏国的信陵君主张救赵,姬丹这是要给魏国一定的军事压力,想要把魏王压服。

不过魏王没有压服,东周公倒是亲自来了,还带来了其领地的所有人口、地图册。

"臣姬尚拜见大王!"一见面,姬尚就行了个大礼。

"东周公不必客气,不知这次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秦国又犯边境了?"

燕军已经围困邯郸一个月了,这一天,姬丹下令谁能去邯郸城内说服赵王投降,姬丹就封谁为侯,封地就是邯郸。姬丹命令一出,降将魏加表示愿意一试。

魏加有些口才,前去邯郸城内,一阵威逼利诱,说燕王有令,如果不降,等城破之日便要屠城,城内鸡犬不留。如果出降,燕王就封赵王为公,并将富饶的胶西郡赐给他做为食邑。

当然这只是说词,赵王见到救兵不来,又听说燕军善于攻城,便决定投降。受降之日,姬丹当场封魏加为赵侯,食邑邯郸。

姬丹没有对赵嘉怎么样,后来听说魏加曾以封赵嘉为公作说词,姬丹便索性封其为荣国公,不过没有将食邑封在胶西郡,而是封在了胶东郡。现在胶东郡是真正的大后方,又有即墨这座大城,百姓富足不比胶西差多少,赵嘉也就心满意足了。

赵嘉被封为胶东郡后第二天,便带着赵国王室宗亲,举宗搬迁到胶东郡去了。走的时候,赵嘉搬走了赵国国库中的几乎所有钱银。姬丹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不过没有说什么。赵嘉毕竟是燕国王后的兄长,兄妹俩关系也挺好,姬丹已经占了赵国,也就不想再夺他的财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