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演习的始末(第三更)(1 / 2)

加入书签

实弹军事演习对抗中,第一回合,红军的一个火炮连队首先在1000米外对蓝军火炮阵地进行攻击,导演部会这样运用数学方法来裁决,红军火力为16门122毫米榴弹炮,一共射击时间为5分钟,以每门炮每分发射6发计算,全连共发射炮弹96发,在根据榴弹炮的命中率、毁伤率,得出答案为1000米直瞄射击的命中率为56%,毁伤率为33%的基本根据公式,“火炮发射弹数*直瞄命中率*直瞄毁伤率=击毁目标数”得出红军共击毁蓝军火炮4门。

而蓝军在反击的时候,火炮将会减少四门,就这样,导演组便可对红蓝双反进行具体裁判,红军炮击过后,蓝军防御阵地的4门火炮被击毁,将立即退出演习,蓝军同等士兵宣告死亡。

但是,这种单一的兵器威力计算,无法模拟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因此对抗演习中,需要进行裁判的情况不可能如此简单,遇到参战兵种、武器复杂的情况,导演部是这样裁判。

“啪!啪!啪!”

公元1900年1月2日上午9点9分,远东朝鲜演习场,发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

这场实弹军事演习立即就展开,作为组织演习的导演组,自然肩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裁定演习的胜负,所以今天这场实弹演习中,李宁宇为导演组配备了一正十副十一名作战参谋,因为李宁宇需要的是最贴近实战,最真实的成绩。

为了使演习达到接近实战的效果,裁判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军事演习中,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进行裁判。

定性分析一般用来对红蓝双方的战术思想、战术手段进行宏观评判,而在具体评判某一场对抗的结果时,为了真实地模拟出战场上部队的战斗力和损耗,导演部必须要运用数学方式,进行定量分析。

演习也就是战场,加上全实弹演习,其中自然有一些刚刚结束新兵训练的士兵,在真实面对着周围不断爆炸的声音,出现了暂时性恐惧,误伤也自然不能避免,但是对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李宁宇都是一笑而过,因为训练多流血,战时不送命。

在演习的一开始,作为红军唯一的一个火炮连队,就立即在彭德和孔小平的指挥下,采取了先锋制人,而他们两人则是各自带领一个装甲车大队一个步兵团,分兵两路直奔蓝军指挥所和防御高地。

“轰!轰!轰!”演习开始不到一个小时,这次实弹演习中火力最强的武器,率先展开了攻击。

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火炮,由于榴弹炮弹道较弯曲,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因而弹片可均匀地射向四面八方,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特种弹、杀伤子母弹、碎甲弹、制导弹、增程弹、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等多种弹药,采用变装药变弹道可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

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炮称为榴弹炮,19世纪开始采用变装药,几次各国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4公里,不过任何攻击都是相对应的存在,红方的火炮率先攻击,没错蓝军先败下阵,但是在红方的炮火之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