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一九零一辛丑革命(1 / 2)

加入书签

其实晚清政府之前也有过自己的变革之道,比如1861年-1895年的洋务运动、1895年-1898年的维新运动,先后的第三次大型改革,主要目的是想使晚清帝国成为入西方君主立宪的国家。

其中国内主要的革命团体组织就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文学社等。

但兴中会早期的所有骨干成员,都已经加入了远东麾下,所以他们目前主要在华南一带活动,而华兴会主要在湖南、湖北开展活动,光复会则是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活动,共进会主要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这些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都是要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新的国家体制等。

随着各地的新军标营建立,文学社和共进会也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充分意识到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所以共进会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发展会员,在武昌起义前期就已经有5000多名新军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这样的人数,大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中日甲午战争,晚清战败,于是爆发了第一次广州起义,但随着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及杨衢云等人均加入了远东集团,但是任然有很多的兴中会成员继续在海外流亡,并在美国、伦敦等地宣传革命及筹措经费。

辛亥革命这个词,首先就是辛亥年的革命。

但现在提前了十年,1901年,那应该叫做辛丑革命。

可是主要参加的人物,却与辛亥革命的人物基本一致,其中袁世凯、黎元洪、陈炯明等人。

自从1900年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以后,虽然在远东集团的帮助下,成功的击败了八国联军。

但晚清政府的内部,几乎所有的顽固保守势力都受到严重打击,虽然李宁宇以及远东没有在国内进行改革,可是一些国内势力已经开始呼吁。

张之洞在湖北所练的新军为江南自强军,其中中下层军官不少是官费派美、英留学者,因而遍布都是革命党人,其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随着四川民变出现以后,江南自强军奉命入四川镇压,但湖北大部分新军被调入四川,武汉的防务非常之空虚,因此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慈禧太后也在八国联军事件之后,彻底了走下了历史舞台,因此重新获得政权的光绪皇帝同意开始推行在戊戌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就是清末的新政,其中最大的一项政策,就是光绪废除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在国内各地兴办新式学堂,目前国内已经有3万多所新式学堂。

而在废除科举以后,大量原本想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一下子失去了出路。

晚清政府末年,主要还是以八旗、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在几次事件中已经证明失去了战斗力。

于是在八国联军事件以后,晚清政府就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第一步的计划就是在全国训练新式陆军36镇,向以此取代八旗、绿营及地方的防营,其中就有北洋新军6镇直属晚清政府管辖,由袁世凯编练扩编。

其余各省,由地方的巡抚、总督负责编练新军,同时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但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晚清政府主要怕兵权旁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