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 / 2)

加入书签

为了应对四国联盟,哈米德二世先后从土耳其临时征集的部队中,抽调出4万余人门去对付内哥罗军队的2万人。

同时派出一支轻骑兵围堵塞尔维亚前往伊巴尔的陆军部队,似乎想采取两面包夹共同对北部地区的联军一个致命一击,但他的这步棋没有下好,因为他以为自己的四万临时抽调的部队,可以打赢二万人的内哥罗军队。

在战争中,兵力的悬殊是非常重要,但是一群新征集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抵挡的住,一群心中激情澎湃,满腔爱国情怀的有志者。

老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奥斯曼帝国几个世纪以来,自己种下的都是殖民、压迫、仇恨,那么未来只有自己去偿还。

不甘心被控制压迫的巴尔干人民,开始了自己掌握命运的步伐,而这一切都是远东提供给他们无形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其他欧洲列强,就没有怀着各自的侵略扩张野心。

所以四国同盟就决定利用约旦战争的有利时机,发动全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反抗战争,其中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紧接着就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族也相继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哈米德二世立即下令撤出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特卫部队,并且宣布给予巴尔干地区各民族自治权。

但哈米德二世代表的奥斯曼帝国政府拒绝了四国同盟的要求,并且在国内开始进行军队动员,因此这样就构成了巴尔干四国联盟对奥斯曼帝国全面宣战,为了保证早一步对奥斯曼帝国构成有效的阻击,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族相继对奥斯曼帝国采取迅速的军事行动。

这时候,哈米德二世因为在对远东作战时,几乎撤走了巴尔干地区主要兵力,所以目前四国同盟无论是在兵员数量上还是武器的质量上,均胜过奥斯曼帝国特卫军队,尤其是炮兵的战斗水平。

四国同盟的军队,是在为自己的民族解放做斗争,以摆脱压迫、殖民为目标,所以无论是士气都远远高出奥斯曼特卫部队,在万众一心的鼓舞下,四国军队高昂挺进,其中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尔地区就直接组成三个集团军为主要陆军作战集团。

同时塞尔维亚陆军的主要兵力团,也有三个集团陆军,他们主要是对付奥斯曼特卫军队在马其顿地区的防线,而希腊族中两大集团军,弗萨利亚和伊皮鲁斯,分别出兵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两地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同时希腊还拥有一支海军,也已经开始准备对奥斯曼帝国海军采取最后的行动,但主要是为了保证四国同盟在地中海地区的绝对制海权。

门的内哥罗全部军队,在四国商议下的主要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对奥斯曼特卫部队作战,四国盟军似乎已经形成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包围态势,准备在哈米德二世重新调派的奥斯曼援军到达之前全面击溃特卫部队。

但奥斯曼帝国毕竟是欧洲老牌殖民帝国,能够稳固的在欧洲这片热土上几个世纪不衰,自然有一定庞大的根基,在说哈米德二世虽然是一个残暴的君主,但起码的智慧与军事指挥能力,还是不比四国同盟首脑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