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巴尔干战争下半场(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巴尔干战争全面再起,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一边加紧了军备大竞赛,并在国内大量征集兵员,同时也加快了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各国的军费出现了井喷式的大幅度增加,这导致了大战前夕,同盟三国中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的军事预算高达220亿马克,而英国、法国、沙俄三协约国的总军事预算也达147亿马克。

同时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同时各自召开了针对性的军事会议,展开了讨论制定庞大的作战计划,要在任何时候力图先发制人。

其中德意志帝国的国防总参谋长就公开说过:“全体国民,我们的国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战争来的越快越好!”

这样导致了欧洲个各国,有着大战一触即发之势,不过他们之间还有最后的一道天平,那就是远东集团。

远东联军提出的条件可以说十分苛刻,首先不但需要奥斯曼帝国退让割地,同时还要承担赔款,可以说颜面尽失。

但这次是秘密会谈,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这就让哈米德二世的心思活络起来,所以在收到奥斯曼谈判代表的回复之后,哈米德二世就在想一个月的缓冲时间,自己能不能收拾好巴尔干地区的事情。

但随着哈米德二世爽快答应下远东联军的苛刻条件,让原本不该起疑心的李宁宇等人警觉起来,不过在一番讨论之后,奥斯曼帝国就与远东联军达成了初步停战的协议,可就在哈米德二世调兵遣将的同时,远东联军也开始了准备第二梯队的后备军。

这次奥斯曼帝国迅速答应下这样的条件,是完全出乎李宁宇等人的意料之外的,先不说让奥斯曼帝国彻底放弃中东地区的管辖权,还要永久放弃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科威特等地区,这样巨大的土地控制权的损失,再加上支付联军三千万英镑的赔款。

所以经过李宁宇等人的分析,哈米德二世是准备采取缓兵之策,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河桥,双方各有各的应对之策,于是沙特王国首先与奥斯曼帝国公开达成并签订了,永久和平不侵犯互助条约,同时由远东、英国、德国三方见证,暗中也签署了与远东联军罢兵言和的条约。

但哈米德二世显然判断错了接下来的形势发展,因为就在他准备继续在国内征兵调集前往巴尔干地区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内部发生了巨大的政变,新出现的土耳其青年党拒不接受哈米德二世的领导,并且否决了与远东联军签订的所有和约与条件。

同时直接向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宣战,任何矛盾被激化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

于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代表,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代表,共同向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下半场。

以及因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下半场,彻底导致了欧洲国际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直接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爆发。

随着巴尔干地区各国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欧洲帝国主义大国也纷纷出现,给了他们武装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地区,提供有利的基础和可乘之机,从此也为欧洲各大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战争,埋下了无法挽救的导火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