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封建卖国贼袁世凯(1 / 2)

加入书签

在此期间,他还学习仿照远东当初在初期发展,大力扩张北洋的工矿企业,并且修筑铁路、整顿地方政权,起初都颇有成效,但是却主要为了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清末北洋集团的势力扩张,让满洲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一些御史屡上疏弹劾袁世凯的权高位重,还预言袁世凯是曹操,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袁世凯一边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一边关心事态发展。

但北洋军二、三、四、五、六五镇的军权,他始终没有交接出去,一切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但随着一个神秘人物从海外归来,与他长谈一番后,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开始了一番新的旅程,而也导致了不久之后,武昌起义的提前爆发。

只所以说袁世凯一生都是悲剧,因为在他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准备一番表演的时刻,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到了要走完漫长黑暗的年代,也正是因为在甲午战争的前后,他初露头角,战后又趁淮系军阀衰落,在小站练新军,之后用此为资本,破坏维新运动,最后在中外反动派的喝彩声中,成功的爬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显赫职位。

袁世凯的一生可能注定就是悲剧,不然他的亲爹不会把他过继给人,不然不会乡试都几次过不了。

1895年是甲午战败后的第一年,当时袁世凯已经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练新兵,由当时的军务重臣荣禄和李鸿章两人奏派,最后任命袁世凯扩练陆军,也真是这股新军,最后发展成为北洋新军,是清末时期陆军的主力部队,几乎所有的北洋军阀都源自于这支新军,其中就有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人。

小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袁世凯一生事业的转折基础,从此后,他的声誉鹊起,职务扶摇直上,但他却永远无法超越李宁宇,在李宁宇的眼中,袁世凯永远都只是一个主持练兵的训练官。

1898年已经39岁的袁世凯终于升任右侍郎,在同年的戊戌政变中,光绪帝党派主要人物都将希望寄于袁世凯的新军,请他出兵围攻慈禧太后所居颐和园,但是最后袁世凯背叛了,他没有对慈禧太后下手,结果导致了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彻底失去政权并还遭到软禁。

然而就是因为戊戌维新的失败,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乃至二十一世纪都仍有争议。

袁世凯是一个有着敏锐觉察的人精,无论是晚清王朝的衰微,还是人民革命的lang潮,他都有自己的一套对策,来继续维持他的统治。

他曾经戴着“新派急进改革者”的面具,然后满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纲领,以新式陆军为强硬核心,用办理“新政”为借口,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必然被镇压,慈禧太后大怒的下令逮捕,最后诛杀了六君子。

而袁世凯随后却加官进爵,成为了山东巡抚,并率领全部北洋新军前往济南镇压义和团拳民,也正是因为他到处拆铁道,命人拔掉线杆,驱赶拳民,破坏了当时的社会安定,让拳民无法在山东无法立足,最后集体逃往天津、北京一带。

随后在加上慈禧太后的以民气可用,导致纵容义和团泛滥,便爆发了八国联军的战祸,最后还是由远东集团出面,解决了一切,而因为袁世凯是李宁宇的对头,却让他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跃而成为国内瞩目的实力人物。

虽然最后八国联军事件,在远东集团的帮助下平息了,但晚清政府也迫于内外的形势,开始逐步施行新政。

袁世凯立即表示极力拥护,再加上掌握实权,袁世凯在各地创办各种武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官,最后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一镇就有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除第一镇为满清贵族统率的旗兵,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上至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嫡系军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