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该来的恐怕必然要来(1 / 2)

加入书签

德国修订新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1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可是随后德国也开始建造无畏舰类型战舰时,英国立即采取以二对一的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量是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0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因为种种情况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30万,是全欧陆军之冠,不过其素质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

奥匈帝国的军队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素质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响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而在各国的军备竞赛中,独独只有远东军团没有参与,用不理解的人的话来说,远东集团独霸亚洲似乎就知足了,可是他们不知道,1903年底,远东军团炎黄级航空母舰战斗群,已经拥有了五个,按照李宁宇的计划,未来的五年,远东军团将会继续增加航母战斗群,直至25个,也就是每年增加五个。

在第一次摩洛哥事件出现时,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本国利益,先后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最后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虽然这两年的时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大事,但是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一直不断,沙俄帝国自从第二次东北战争和远东海战战败,国内的局势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在尽失亚洲所有板块以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只能把目光放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他还痴人说梦的寄予希望,可是随着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同盟国的一步步紧逼,此时的巴尔干地区,那里还有尼古拉二世插手的分。

而远东集团却在这三年的时间中,逐步退出了争霸位置,全心全力去建设各大版块,同时这三年,算是李宁宇最最舒适的一段时间,他先后和夏威夷女王卡奥拉、荷兰女王海伦娜把婚事办了,也与婉儿举行了一次小型婚礼。

现在李宁宇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四个女儿,每天他几乎都在享受着天伦之乐,但根据国际局势,李宁宇开始渐渐显然不安,一股不好的预感已经悄悄临近,而他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主动和威廉二世联系一番,虽然表面上只是关心一下,但他其实还是密切关注萨拉热窝的那一枪。

也正是那一枪,引发了地球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地区的全面战事,但最后变成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性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强盛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但是在各个最后的调停下,在欧洲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了一次会议,最后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对此,威廉二世自然不满,可是地球人都知道,西班牙后面的是人是李宁宇,所以威廉二世表面妥协了,随着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出现。

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之间的战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并导致了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的奥斯曼帝国、欧洲中部的德意志帝国、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罗斯帝国、欧洲中部的奥匈帝国四大帝国土崩瓦解,并促成国际联盟的成立。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李宁宇理解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非正义的,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因为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大大兴起,德国在俾斯麦担任首相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鉴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所以在威廉二世即位后,俾斯麦就那样被罢最后加入远东集团,可是后来威廉二世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

这就自然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其实也就是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