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大决战之凡尔登要塞(二)(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在10个月全力交战过程中,双方共投入200多万兵力,大约共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造成的伤亡人数近百万人,这足以创造新的战争历史,凡尔登成了骇人听闻的人间地狱,特别是夏季的那几个月,整个凡尔登战场上来不及处理的尸体,散发出来的恶臭,足足可以影响周围数百公里的环境。

不过随着又一次对对胡,英法联军与德军都在这一次战役中彻底耗尽了大量元气,法军阵亡大约55万人,而德军阵亡43万人左右,这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意志帝国已经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在英法联军发起反攻战役时,首次使用了新式400毫米口径的大炮和徐进弹幕射击技术。

简单地说徐进弹幕射击技术,就是步兵在冲锋或大举前进的时候,协同的炮兵按一定顺序延伸炮火,始终把炮弹打到步兵前面数百米的地方和位置,这样就为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掩护。

但是徐进弹幕射击掩护战术,难度很高,这是一种高难度的步炮协同战术,在利用强大的炮火威力下,伴随着地面大队步兵的攻击的战术,一般炮弹弹幕保持在步兵攻击线前面的安全距离上,让后采取逐步延伸射击,以其杀伤阻击步兵攻击的敌方部队。

首先就对炮兵的射击要求较高,并要求有充足的弹药供应,其二徐进弹幕射击分为单层徐进弹幕射击和双层徐进弹幕射击两种,按照单层徐进弹幕射击,通常以7分钟一次齐射的速度来射击,这样就可以为冲锋、突击的地面部队,提供一定的防御率和防御宽度。

这样的防御宽度,一定不得超过被增援部队的正面宽度,不然就会误伤战友,而双层的徐进弹幕射击,一般是由两层弹幕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后一层弹幕主要杀伤力要避开第一层弹幕,直接打进敌方步兵的防御阵地。

同样也是以7分钟一次齐射的速度,当是与单层徐进弹幕射击相比,提供的防御率加倍,防御的宽度却直接减半,而在这次凡尔登战役中,德军的炮兵火力曾经在冲击的步兵前方,构成过一道移动的弹幕,用于掩护德国步兵冲击前进。

而这项炮兵技术远东军团早就已经熟练掌握,远东军队普遍采用徐进弹幕射击,作为支援步兵连续冲击的方法,后来一点点传授给了欧洲各国,主要是因为各国这些年在远东集团购买了大量的大口径榴弹炮。

凡尔登战役之所以称之为战争绞肉机,首先是双方的实力几乎对等,各有超过100万兵力,然后无论是火炮,还是其他新式武器都完全旗鼓相当。

苦战三个月以后的1906年10月,英法联军夺回杜奥蒙要塞,11月德军主动放弃沃要塞,12月德军完全退到战役开始时的战线上,因为在凡尔登战役反击打响以后,沙俄陆军也开始配合进攻,从西线的另一边直扑而来,所以在西线索姆河战役开始以后,德军就在凡尔登要塞战役中,再也没有投入新的兵力。

当时德军的所有进攻行动,都只是为了牵制正面的英法联军,但因为未能达成这次战役的目的,指挥战役的德国总参谋长被免职,兴登堡元帅接任,同时德皇威廉二世批准停止进攻,在英法联军一次次发动反攻后,逐渐基本收复了被德军攻占的所有阵地,至此凡尔登战役全面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