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8)

加入书签

说是说,傻了个得叔也会感到寂寞和凄凉,但大多都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还是乐乐呵呵。他说这叫蛤蟆洗腚垂儿,乐呵一时儿算一时儿。

特殊时期那会儿,村里开批斗村支书大会,他第一个跑上台,忙牛蛋子的脾气,血气方刚,粗音大嗓: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下地掘深,不怕稀松-----你们别乐,我不识字,是那么个意思就完了。

当时的社会氛围是,就连到商店买点儿东西也得先背一段语录才能成交,否则是不会卖给你的。开会发言更是不能例外。

我说铁蛋儿——铁蛋儿是村支书的乳名,按辈分,他应喊铁蛋儿叔。那时是要严格划清界线的,跟阶级敌人不能论辈分。——铁蛋儿,我问你,头年你派我赶集买鞭子,我不愿去,就假说腿疼。你不但不同意,还非让我骑你的自行车去,你说你这是不是拉贫下中农下水?傻了个得叔厉声责问。——台下立时一阵哄笑。——还有,今年春天,我掀不开锅了,就到菜地里摘了几个瓜蛋子,谁知被你一眼搭上了,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把我一顿臭骂,说什么瓜才鸡蛋大就摘是糟践,你说你这是不是打击贫下中农?过后,你又拿了两个饼子给我,你这是不是用糖衣炮弹腐蚀贫下中农?——台下又是一阵哄笑。——还有-----

他还要接着说,工作队的人听他说得出了线,便制止了他。并问他是什么成分,他说是八辈儿没错样儿的穷种。没等工作队去调查他的三代便自己全端了出来。乡亲们都说他傻,少一窍,求工作队别跟他一般见识,他才幸免被批斗的危险。但他却不领乡亲们的情,他说自己那是革走资派的命,没什么不对。谁敢批斗他谁就是反革命,就是走资派的狗腿子。工作队拿他没办法,便不了了之。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提起那档子事,傻了个得叔更是理所当然地忘了个干净。

少心没肺咱图人缘儿

有事没事儿的来转转

我是瘦子叫猴三儿

鼓捣热炒的胖子可就惨了。由于卫生不达标,让人家追得满街跑。实在干不下去,改行卖起了糖堆儿。他见瘦子这里人多,便也来凑个热闹,沾点儿神光儿。

蘸糖堆儿是胖子家的祖传,虽然到了胖子这辈儿断了档,但有老人在,拾掇起来也不算犯难。只要掌握住了熬糖的火候儿,就能赚个七成利。辛苦自不必言,小小的嘎石灯立了大功,也给瘦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胖子嘴些笨,直来直去的膛音大嗓没有一点儿乐感,更谈不上有生意人喊摊儿的花哨。只凭‘糖堆儿王’的祖传老招牌,就让老家旧户们不自觉地给做了广告。再加上胖子又在花色品种上着实动了一番心思,各种干鲜果儿往里一夹,今天橘子明天菠萝的变换着花样儿,把俊男靓女们的胃口调得傻美。他还有胜别人一码的个小招数就是每支糖堆儿都套上个塑料套儿防尘,增加了儿了儿的成本,市场却挣了个头筹。

新儿。任新一听这膛音高亮的喊声就知是傻了个得叔。他扭头望去,傻了个得叔正扛着大赶鞭,右手甩着小毛鞭儿,享受着羊司令的潇洒。

得儿叔。任新故意省略了前面的‘傻了个’三字,以示尊敬,这也是乡邻们的习惯叫法。

好小子,你还这么叫我呀。傻了个得叔嘴虽这么说,心里早就习惯了这个全村不分老少的称呼。他高兴,觉得常年在外的任新还没忘了他这个得儿叔,打心眼里就有一丝惬意。

得儿叔,我这次回来就是专门来找您的。

还他妈跟我跩呢,找我干嘛,说吧。

还是说皮薄肉嫩的年轻人,倒下的快起来的也快。没过多少天任新的身体就基本康复了。他想回家看看,顺便也找点儿适合自己干得活儿。

任新的老家离晓城不远,历史上曾是汉献王刘德的治下。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这里出了个大名鼎鼎地才子,就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二百多年过去了,轮到现在改革开放,有心机的人们就又抬出了老祖宗,放在高高地阳光下又是晾又是晒,试图能借上点儿亮光儿。然而,那位纪大人的直系后裔大多定居京津,家乡的人们也只能做个拉虎皮做大旗的架子。虽然与当地的农副各业难以搭套,但他们还是以纪大才子的乡亲族邻而自豪。于是便相继有了许多以纪晓岚为题的传、奇、谱之类著作在晓城风靡。有的还拍成了电视剧播放,颇是风光了几个所谓的文人。任新虽不是纪氏亲族,但祖上也是世代的姻好。任新从小仰慕这位文化奇人,立志也要出类拔萃,以明赤子之心。

这里盛产名扬海内外的金丝小枣,以果实开而金丝连著称。枣裂丝牵,入口绵甜。据专家考证有补肾强身、和胃利尿之功。尤其枣在糖心之时,颇合年轻人的口味,酥脆甘冽,如糖似蜜。如是在清晨带露摘食,更有酥润芳香之美。时值中秋,红枣串串,如玛瑙,似火珠,更有绿叶扶苏,翠碧如水。远远望去,那满枝满树的枣子,就如同大片的红葡萄飘荡在碧波之中。微风摇摇,翠枝频点,确有文人雅士之乡的谦恭。即使心有烦愁,来到这翡翠般如诗如画的枣林也会喜上眉梢。怪不得有心理学家最新倡导大自然疗法,确实不无道理。

任新走在乡间公路上,难抑内心的激动。如潮的往事,哪一件不都是童稚的欢乐与温馨。坑边遛鸟,水里摸鱼,野外捕鼠,雨中嬉戏------记得光屁股捉迷藏时被人捉住,屁股被人拍得红彤彤,就像由于激动而涨红的脸。碰翻了旧车厢而被扣在下面的二毛,由于那次突如其来的惊吓落下了抽风的毛病,也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后来成了疯子,十七岁时自己栽到了井里,结束了可怜的一生。只剩下了个壮年鳏居的爸爸,人们风言他傻,始终没能续娶。其实他并不傻,只因和二毛娘结婚时为了点儿说得清但不能说的事,自己剃了个和尚头以示抗议。

有人因此笑称其‘傻了个得(dei)’,不料这绰号却被叫得飞响,以至于人们忘了他的真名。那时的科普知识不象现在这么普及,给无知的男女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面对人民的耻笑,二毛娘羞辱难挨,恨自己生为女人,是上辈子没做好事才被转世来受这份罪。一时想不开,趁二毛爹不在家,找了根绳子拴在门上柽上上了吊。也是命不该绝,糟朽的绳子着实把她摔了个大后墩儿。二毛娘迷信,揣摩可能是自己还没还完上辈子欠下的孽债,就又勉强的活了下来。但她命并不长寿,在二毛十岁那年,因了医生的误诊死在了心绞痛。剩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人们都说,要是二毛娘不死,说不定二毛的病还能治好。现在也得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一定是个绝好的人家。偏偏这傻了个得叔也很认命,他说独身一人是自己的福分,不用伺候老照看小,一人吃饱什么都喂了。儿子有什么用,看不见那些玩儿命想生小子的大多都成了超生游击队,让人家罚得屋里只剩下了四个旮旯儿,还得像个逃鹰的兔子到处乱窜。就是生了小子又怎么样?你把他侍候大了,忒儿的飞了,就是不管你,你是屁辙没有。看不见张三家仨李四家俩的,为了不赡养老人,那官司已打到了县上。结果怎么样?照样是断不清理不明。自个儿找个茅坑儿哭去吧,有的人不是说吗,现在是爹亲娘亲不如钱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