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江湖往事(1 / 2)

加入书签

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很简单,海亮和尚的高徒,并不仅仅只有梦遗大师一个。

我所知道的是,梦遗大师还有一个师弟梦得大师;而孙无用告诉我,海亮和尚还有另外两个徒弟,一个号称梦碎,另一个叫做梦蝶。这海亮和尚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或者以前在俗世红尘中受了什么刺激,给四个弟子取如此怪里怪气的法号。

在我看来,这段故事没有传播出去,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既简单又枯燥,一点都没有娱乐性。而且没多少细节让人玩味,很多地方止步于猜测和推断。从根本上说,它并没有多少在江湖上流传的价值。

孙无用之所以在此时此地给我讲这么一段枯燥故事,原因你也许猜到了,是的,这个故事与我有那么一丁点关系。准确地说,是与黑衣人的来头与身份有很深的关联。

梦遗大师接任少林方丈,至今有二十多年。具体年限现在很多人模糊不清,主要是因为,梦遗大师在江湖成名接近四十年,江湖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有个错觉,以为他从成名开始便掌管着少林寺。实际上,梦遗大师少年成名,但接掌少林寺时已年近四十了。

梦遗大师二十岁出头便以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的拈花指享誉江湖,几乎没有遭遇过敌手,其声名之盛,其至超过了当时仍然健在的前任方丈海亮和尚。当然,海亮和尚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因为梦遗大师正是他的得意爱徒。

海亮和尚不喜接触世俗事务,这使得在他方丈任内的许多年里,少林寺看上去非常沉静,在江湖上的风头和号召力,快要被后起之秀武当派超越了。直到梦遗大师声名鹊起,这种形势才颇有改观。也因为如此,方丈海亮乐得清闲,干脆把少林寺山门之外的江湖俗事,全部交给这位高徒去处理。

我之前曾经分析过,很多江湖上武功高强之辈,最终为了躲避仇杀或对江湖之事心灰意冷,跑到少林寺遁入空门。这是少林寺实力大增、逐渐成为天下武功源头的最主要原因。比如,当年萧远山与慕容博争战多年,突然有一天同时被扫地老僧点化,遁入少林寺。此后许多年里,那些原本打算去少林寺较技的江湖高手,一想到萧远山和慕容博在少林寺静修,只好打消借此成名的念头。

也因为少林寺内部人员组成鱼龙混杂,背叛与分裂从来没有停止过。人都是这样的,遭遇挫折时,最先想到的是远离一切,遁入空门或独自隐居深山,一旦稍恢复一点自信,立马想到重入江湖,追逐名利和权力。也许并非每一次的背叛与分裂,都与本人的贪欲或俗事杂念有关,著名的觉远大师离开其实是被迫的,但是,这些事情的发生,少林寺自身组织的不纯粹肯定脱不了干系。

我还讨论过,少林寺历史上的每一次巨大分裂或变故,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江湖格局。比如当年火工头陀一反,便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而觉远大师出逃,肩上挑出了两大门派,一个为峨嵋,一个为武当。因为当时他担子两边的铁桶里坐着两个人,一边是郭襄,一边是张君宝。

以上是众所周知的大事了,已经成为整个江湖历史的一部分,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后来的人们谈起江湖历史,都无法绕过这些事实。

除此之外,少林寺也像其它门派一样,内部还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争端。少林寺虽然名为佛门禅修之地,千百年来,在江湖上却有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即便一个达摩堂首座,所到之处,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膜拜,而少林方丈,在众多的善男信女眼中,就是神一般的人物了。

梦遗大师凭借自身的实力,再加上少林寺这个强有力的后盾,三十几岁便成为江湖上的实际领袖。那时候,铁拐仙孙无用、上官飞鹰、诸葛神甫以及李开心等一拨与他差不多同辈的高手,虽然武功上可能跟他在伯仲之间,但名声和号召力却远远不及他。

应该说,少林寺成就了梦遗大师,而他也反过来将少林寺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其它帮派难以企及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梦遗大师难免要杀人放火,有时甚至还得灭门灭派,除了使用武功,还需要手段和谋略。可以说,年轻的梦遗大师所干过的事情,并非每一件都那么的光明正大,也不是每一次都绝对的公正公平。

当然,话说回来,我们不应在道德上对当年的梦遗大师苛责太多。毕竟这是江湖,优胜劣汰是它的基本法则,光明正大和公平公正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个遥远而不切实际的梦幻,你必须承认,流血杀戮和阴谋算计才是这个江湖的常态。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就是一个根植在人们心底的衡量是非对错的准绳。你若成功,放屁都有道理,你若失败,再有道理都是放屁。

那时的梦遗大师既不是圣人,也不是法官。他只是一个出身少林寺的江湖高手。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一个江湖豪客的身份,他干过的事几乎所有江湖人物都干过,只不过,他在武功和智慧上具备超出常人的天赋,所以干得比所有人都成功。

在当时所有江湖人眼中,海亮之后由梦遗大师接任方丈差不多是理所当然。换句话说,梦遗大师已经是众望所归的江湖盟主。

不管以什么方式受人顶礼膜拜,也不管是真拜还是假拜,本质上都是一种权力的体现。很显然,在少林寺内部,达摩堂首座拥有一定的权力,而方丈拥有更大的权力,而且,因为少林寺在江湖上的巨大影响力,少林方丈的权力还延伸到整个江湖之上。

有权力的地方,必然有争夺。人们在膜拜权力的同时,总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拥有这种权力。权力对人的诱惑,大于任何其它欲望,换一种说法就是,一旦拥有权力,便可以满足其它欲望,比如名利和美色。

好吧,这些其实都是题外话。只因为孙无用对我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少林秘事,才让我说了以上这么多废话。

那是一段关于几十年前,少林寺内部争夺方丈之位的故事。这段故事并没有在江湖上传播,是因为知道的人很少,至今江湖上清楚此事的,除了梦遗大师自己,大概只有三五人,孙无用是其中之一,我师父诸葛神甫当然算一个,上官飞鹰应该也知道此事。李开心就不用说了,他跟梦遗大师交情很深,不可能不知道对方坐上方丈之位其实经历过一番争夺。

师父与我在荒原上相处两年,对少林寺的这段秘事只字未提。依我估计,他可能是过于尊敬梦遗大师的武功,而不愿揭开这段秘闻。其他人绝口不提这事,原因基本差不多。这些所谓的绝顶高手,实在不是传播江湖八卦的最佳媒介。喜欢八卦并将八卦传播得有声有色的,其实都是些无聊至极的江湖小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