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外篇:第十一章 要命试探(1 / 4)

加入书签

女人如此,男人也好不到哪儿去。男人收拾自己的效率再高,洗澡、梳头、换衣的时间也是省不了的。倘如你想学当年的盗帅楚留香,每次作案之后,必须给人留下余温和香气,恐怕还得花时间去配制特别的香水。而假如你要模仿西门吹雪,每次出场都得白衣胜雪,要么家里请个专职保母,要么自己在练剑之余,花更多的时间洗衣服。

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首要条件。我与师父在那些日子里,过得既栖惶又紧迫,能活到今天怎么说也算奇迹,形象作为次要问题,就这么被忽略了。你想想看,天天顾着研究地形,时刻准备与群狼作战,回到住处累得全身散架,填饱肚子后,惟一的愿望,便是睡觉,哪里还有更多时间去考虑形象问题?

另外就是,梳妆打扮这种事,即便有时间,还得有心情。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这话用在男人身上也同样合适。无论男女,费心将自己收拾得整洁漂亮,主要目的,还是要给别人看的,借以获得羡慕、赞许、甚至怜爱的目光。如果没人欣赏,就如锦衣夜行,那又有什么意思?

举例来说,假如与我同在这片江湖上行走的,是一个妙龄美女,那么,就算时间再紧迫,我也会想尽办法将自己妆扮得阳光帅气,温文尔雅。即便需要每天洗八回澡,换十次衣服(假如有那么多衣服的话),我也会乐此不疲。

很不幸,我每天面对的,却是一个糟老头子,此公除了武功和气度上可圈可点,其它方面,从性别到外貌,实在没啥值得称道的地方,直接把我的自怜自爱之心破坏殆尽,平常我连看都不想多看他一眼,鬼才愿意在乎自己在他眼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有那个无聊的梳洗时间,还不如用来睡个好觉,使得明天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走路。

接下来的许多天里,群狼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加上几次风沙,几场暴雨,地上的痕迹也被完全抹去。于是,那一场黑暗中的搏杀,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我犹如做了一场凶险无比的噩梦,醒来后脑子一片虚空,却仍然心有余悸。

那些没有狼群搔扰的日子里,我与师父却一刻也没闲着,除了睡觉,从没在洞里安静地待过。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每天醒来之后,两人便像梦游症患者,在江湖上四处游荡。足迹遍及方圆上百里,除了走路,还是走路。那是师父王大研究地形的方式,以双腿丈量每一寸土地,从天亮一直走到天黑。

那些天虽然不用打架,也没怎么挨饿,但在风沙和暴雨里奔波,把我搞得比与群狼玩命更狼狈。全身肌肉酸痛自不必说。每天脚底必生血泡,过几天磨成老茧,然后另一处再生新的血泡,再成老茧,如此周而复始,最后,我两块脚底板成了不折不扣的老树皮。

外貌上,因为不是被风吹雨打,便是被日头暴晒,几天下来,便头发打结,面目黎黑,全身每一寸肌肤,都结了厚厚的一层污垢;衣衫褴褛,多处见肉,有几次师父还指出,我露出了两块不大不小的乌黑屁股。

师父看上去也好不了多少,虽然不至于露屁股,灰袍也没有一处是完好无缺的,再加上他面容如此苍老,站在风雨中,就像一棵破败斑驳的枯松,看不到任何新鲜生命的迹象。只不过,他有时散发出来的那股难以言说的气度,掩盖了形象上的不足。

推己及人,师父对自己形象的放弃,估计与我是出于同一心态。

要说那些天我们的节目仅仅是走路,倒也并不十分准确。实际上,在走路的同时,我的嘴巴几乎没怎么停过。一方面是炫耀,另一方面是老毛病犯了,不动嘴就无所适从。我一直向师父讲解方圆十数里之内的一草一木,地形高低。师父并不怪我废话多,反而听得很仔细,观察得也很用心,有点像医生给人看病,望、闻、问、切,一样不落下。

总而言之,我们在这片属于自己的江湖上行走,就跟一大一小两个乞丐随处游荡差不多。万幸的是,并没有第三个人见过我们这副样子,因而在后来的江湖上,省去了许多飞短流长。

你也许会说,我既然自称为大侠,更是故事的主角,无论怎么艰难困苦,都应该把形象弄得更光鲜一些。何必如此不爱惜自己,搞成一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样子?

我当然明白,作为江湖上惟一的大侠和大侠的师父,这副尊容确实不怎么体面。但你得理解,收拾形象这种事,必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有足够闲得蛋疼的时间,二是有对着明月唱无聊曲子的心情。

时间问题很好理解。要欣赏女人的花枝招展,最大的代价,便是付出足够多的等待时间。女人坐在镜子前描描画画就不用说了,那会让男人等到伤心欲绝。据说汉代有个大官叫张敞,就是因为心急,每天都嫌老婆画眉太过费时,总是禁不住自己拿起眉笔代劳。结果却成就了一段夫妻恩爱的佳话,这实在有点冤。

即便简单的穿衣问题,女人们也总是穿了脱,脱了又穿,折腾得没完没了。我娘生前就对衣服情有独钟,平常过得凄凄惨惨戚戚,但每逢她记忆里的重要日子,便独自在洞里捣腾从江南老家带来的花里胡哨的衣服。每穿好一件,必然走出洞口,在我面前转圈子,一连声地问:好看吗好看吗?搞得我不胜其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