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2 / 4)

加入书签

朱翊钧摇头:“我不懂。是戚将军专门带了鸟铳来给我演示,说了它的优点,也说了一些不足。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提了一些建议给他参考,或许对他有一些启发。”

隆庆笑着看向高拱:“高先生,你觉得如何?”

这花的意思是让高拱赶紧夸他儿子,高拱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全然忘了加刚才还在腹诽人家是个十岁小儿,张嘴就夸太子殿下志存高远,博闻强识。

“只是,臣认为,太子殿下已经十岁,早已经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

一提到出阁,隆庆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他还小,朕不想让他过早被这些条条框框束缚,现在也挺好。”

高拱说:“至少要有一个期限,从募兵开始,到十万军士、九边各处、京城三大营练成。每一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银两、各项开支都一一列出来。内阁再与六部商议可行性。”

朱翊钧想了想,他说得也有道理,涉及到国家重大决策,必须要落实到每一处细节。大伴也时常说,小到每天的读书学习,大到国家的军政要务,凡是都得有个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不能看一步走一步。

“可以,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高拱心说:你个十岁小儿,还跟我在这儿一本正经的提要求。但人家毕竟是皇太子,是储君,储君也是君,君有要求,他这个做臣子的就有义务听着。

“殿下请将。”

朱翊钧现在的教育权还掌握在皇帝手里,老师也是由隆庆指派。一旦出阁读书,教育权就要移交到内阁,学什么,怎么学,那就得内阁做主,说不定他的体育课、军事课全都得停,每日就跟经筵一样,学那些史书上的明君。

话题又扯远了,朱翊钧想起来他还有正事要说:“高先生方才所说的计划,戚将军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所以,内阁应该从户部调派一些精通算学的官员协助他,兵部也要有人帮他梳理各项事宜,兵部侍郎谭,他曾在东南与戚将军共同抗倭,我看他就很合适。”

隆庆听儿子说得头头是道,不住点头:“说得好!钧儿说得太好了,高先生,就按太子说的办!”

高拱看了一眼朱翊钧,实在也没想到,小太子不但能改良火器,还能在这件事情上考虑如此周全。

朱翊钧说道:“戚将军是武将,现在又要协理神机营的事物。”

“是,”高拱答道,“神机营最近在和兵仗局一起,改造火器。”

“我知道!”朱翊钧得意的扬了

扬下巴,“那些图纸还是我和大伴一起画的。”

此言一出,隆庆和高拱都露出惊讶的神色。隆庆问道:“你还懂改造火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