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疯狂作死(2 / 8)

加入书签

“北京内城足够生活五十万百姓,后续若是人口增长,还可以在南边开修外城,反正现在有了混凝土,修建城墙倒也不耗费什么粮食。”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北京,已经多次被风沙入侵,因此朱高煦才会下达天寿山一带禁伐的教令。

当然,禁伐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百姓也不想砍树,但房屋、柴火都需要木头,砍树是不得已而为之。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解决这些问题。

房屋可以用混凝土修建,不仅节约了木头,还节约了粮食。

至于柴火,则是可以开采山西和北直隶的煤矿,将煤炭价格打到比木柴价格还低,那木柴便会从生活必需品,变成可平替的产品。

也就是说,整个关外能凑出十八万民夫,而关内只需要抽调十二万。

为了征募十二万民夫,朱棣这才在北京耽搁了近半个月。

不过就城外那热闹的情况来看,十二万民夫大概已经凑足,这让返回北京的朱棣十分满意。

他骑马抖动缰绳,在上千骑兵的拱卫下进入安定门。

穿过甬道,出现在他眼前的是统一规划建设的院落,以及临街的五层中式高楼。

后世的大部分树林,也都是在电力、煤气、煤炭相继进入百姓家中之后,才开始安全生长起来的。

如果没有电力、煤气和煤炭,那许多树林都会消失。

“北京倒是热闹,现在有多少百姓了?”

骑马走在北京城街头那水泥路上,朱棣询问身旁身骑战马的王彦,王彦也回禀道:

“奴婢前些日子询问了行部尚书郭骥,他说当下北直隶有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口人,但大多都是生活在南边,顺天府口数有三十七万三千余,其中北京城内便有二十万余口。”

这些高楼并非传统的木质建筑,而是采用生铁、混凝土修建的仿中式高楼。

这些高楼除了飞檐、盔顶和延伸出来的重檐斗拱采用了木质结构外,主体结构依旧是生铁混凝土。

当然,除了临街可以作为商品的房屋是修建五层并使用生铁混凝土外,其余民居基本都是混凝土与砖头、瓦片建筑而出。

这样的建筑自然不可能有南京那般古色古香,但却是日后必须要走的趋势。

如果采用南京的方式建造北京城,那北部燕山不知道会有多少树林遭遇砍伐,这可不符合朱高煦植树造林,防范风沙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