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摇唇鼓舌(求追读)(2 / 3)

加入书签

至于政二老爷基本上没什么实务能力,重要么?

起码,政二老爷下意识觉得,这是史书上记载过的事儿,完全可以借鉴一下么,唐太宗都说过‘以史为镜’。

其余清客相公,也基本都是这么个心思。

就算觉得贾环年纪小,可他动不动就拿出真实史料范例说事,甚至说服力比他们信口开口都要大,还有什么好说的?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每到大灾之年,总有宵小之辈搅动风雨,引起时局动荡百姓不安!”

政二老爷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对眼下的局面做出了总结。

自从他开始将大部分学习精力,都放在史料的学习上,代儒叔公基本都是绕着他走。

代儒叔公对四书五经还有些研究和心得体会,至于史料不说两眼一抹黑,基本上也就是个门外汉的水准。

贾环问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范围相当广泛,代儒叔公可解释不清。

特别是涉及以往朝代朝政的事儿,更是说不清楚了,他自己都迷糊着呢。

不要说代儒叔公,就是那几位有意在族学教书的清客相公,面对贾环不时的提问,也是苦笑连连避之不及。

清客相公们连连点头附和,脸上表情或气愤或悲伤精彩得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受到了重大影响呢。

“老爷心怀坦荡,乃是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

贾环吹捧起来一点都不落下风,直接道:“这次有不少贪官污吏都被拿下,朝堂上的位置空缺不少,老爷何不争取一番更进一步?”

“与其让那些不明心思的官员占据位置,还不如让老爷上位!”

“起码老爷不会对那点银子上心,对朝廷来说岂不是更好?”

开玩笑,他们要是对历史那么了解,对于以往的朝堂争斗,以及施政全都了然于心,起码都是州府级别的大才,还用窝在荣府政二老爷手下当清客相公么,直接投奔那些实权封疆大吏岂不是更好?

可如此一来,贾环对史料感兴趣,并且花费心思阅读理解的事儿,就传到政二老爷耳中了,起码有个大概的心里印象。

贾环要的就是这么个结果,谁叫他的年龄实在太小呢。

想要成为大书房梦坡斋的座上客,不使点手段根本就不可能达成。

眼下,贾环直接以史料上发生过的事儿,对照目前大乾发生的事儿,说服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