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官家真的变得不一样了(1 / 8)

加入书签

慈幼局被安置在了外城十字大街,占地数亩,这是为了将来彻底捣毁无忧洞和鬼樊楼,安置大批受害者准备,因此眼下倒是空荡荡。

赵骏雇佣了几名护工打扫院落,又安排了一队皇城司察子住在前院,保护他们的安全。

台官当时多由宰相举荐,虽然能起到监督宰相的作用,但也偶尔会被宰相用来当作针对竞争对手的进攻武器。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都有他们的身影参与。

所以韩亿作为枢密副相,再加上马元曾经就是监察御史,有那么三五个御史台的好友,自然能够在背后推动御史台。

便在这同一日,赵骏也在清早走出了家门。

天渐冷了。

赵骏去了慈幼局看瓶儿。

马家的两个进士被抓后,在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九月三日清晨。

在韩家的推波助澜下,酝酿了几日后,御史台再次发起进攻。

宋代御史台与谏院合称台谏,按照真宗时期官制,应该是台谏各六人,总数十二人。

但到了仁宗朝台谏官日益增多。

慈幼局南宋才设立,北宋并没有这种东西。

但赵骏查抄诸多贪官污吏家产,所获众多,因而专门调拨资金,购置房产,安置这些受害者。

捣毁那无忧洞分会,抓获一百多名罪犯,解救出三十一名受害者,其中只有四人找到了家属,并且愿意回去。

其余人要么已经无家可归,要么不愿意回家,毕竟里面有不少都是女子,遭受那么多苦难,回家里去也只能被乡邻非议,还不如留下来。

至少皇城司管吃管喝,那位知司也承诺将来会给她们安排一些纺织之类的工作,待过两年安抚好了心灵创伤,看能不能找个好人家嫁了,安稳过日子。

御史台有御史中丞、御史各一人、殿中侍御史两人、左右巡检使两人、廊下使、监香使各一人、监察御史六人、监察御史行里十二人

这样光台官就能多达二三十余众。

而谏院人数相对较少一点。

因为御史台的台官主要是对百官纠察,人数更多。

谏官则是对皇帝监督,顺便还能监察百官,职权比御史更重,因而人数更少,只有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六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