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转换思路,发明橡胶(1 / 7)

加入书签

赵祯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目光所及,满地都是做好的橡胶成品随意丢弃,十多件长条形的模具里,还有一些黑色的橡胶残留。

他看了片刻,疲惫地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休息,双手揉搓着太阳穴,在想哪里出了问题。

几万名大宋士兵,骑着自行车,身后背着长枪,追赶着前方正在骑马的辽国士兵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赵祯可太希望有这样的画面出现,所以干脆就一直试图造出完美比例的橡胶出来。

但似乎有些屏障在眼前,实验迟迟找不到突破口,让人十分沮丧。

此刻已经到了晚上亥时初,天色早就黑了。

化学院内点满了蜡烛。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庆历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晚上,远洋船队回来的八天后,大宋首都开封府皇宫后苑当中。

大宋皇帝赵祯,正沮丧地看着内侍手中的橡胶成品。

他按照倒入石油和炭黑的比例,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制作了数百片橡胶。

这些橡胶经过不同比例分类之后,倒入模具当中形成橡胶制品,随后会用于各类摩擦、撕扯、摔碰、蒸煮等测试。

几个内侍正在一旁待命,房间里摆了各种各样的原材料。

在屋子正中间则放着用于熬煮橡胶的锅子。

锅子里还残留不少橡胶制品。

也就是船队这次回来带了好几船,估摸着数十吨的橡胶原材料,不然也不至于这么被折腾。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橡胶味道,地上也到处有各种黑色的橡胶污斑。

最终赵祯在数百片橡胶当中,将挑选出最合适的比例,找到了最耐用、最有摩擦力、最适合的成品。

但很可惜的是,虽然他已经很勤奋努力地在制作,可得到的成品却一直没达到他的要求。

有些耐磨程度达标了,可长时间用蒸汽和温度较高的铁上会迅速软化。有些能耐高温了,却不耐磨,在地上摩擦几次很快就磨光了。

虽然做蒸汽机只要耐高温就行,但赵祯想一劳永逸,直接解决轮胎的问题。

想象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