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大宋海军(1 / 6)

加入书签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辽国和西夏恐惧大宋的蒸汽火车的缘故。

不过耶律宗愿是個例外,此人今年四十岁,骁勇善战,在辽圣宗晚年,刚满二十岁的耶律宗愿就跟随辽国大将耶律野平定叛乱的女真和阻卜,因此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

说着他就有点面色尴尬,但片刻后又继续道:“如今宋国野战稍微占据了点上风,而析津府周边过于辽阔,没有可以防守的地形,几乎全是平坦的平原区,野外相遇,我们胜算不大,所以集中力量守住析津才是上策。”

虽然史书记载耶律宗真是长子,但实际上应该是嫡长子。只有母亲是后族萧氏的才能算是耶律家的亲儿子,其余人既没有继承资格,也没有太大权力。

“为今之计,只能选择在析津府周边布防。”

第363章大宋海军

辽国重熙十五年九月底,耶律宗真从东京辽阳府回来,向南京析津府而去。

攻打高丽只是个幌子,辽国真正的目标是大宋。

大宋若是驰援高丽,势必造成河北路空虚,他就可以审时度势,选择主动进攻或者从旁骚扰牵制。

大宋若是北上进攻辽国,围魏救赵,他也可以重兵抵御,打一个防守反击战。

但因为怕宋国的内应发现他的踪迹,到时候察觉到他们的计划,所以是秘密前来,文武百官如今还在辽阳府,此时身边只有一些重要的臣子。

当初就是他派耶律敌鲁古上去鏖战,结果宋军不讲武德,一炮给耶律敌鲁古轰杀,每每回想起化成碎肉的敌鲁古,都让他感觉到噩梦。

“陛下妙计,此时宋国陈兵边境,势必是要逼迫我们从高丽退兵,却不知道我们早就已经在南京设伏,就等着他们钻入圈套。”

这些宗室多是辽圣宗子嗣或者兄弟之子,历史上都主要担任上京大将军,负责辽国最核心的安全问题,但此刻出动,基本上就意味着已经到了辽国生死存亡之际。

辽国和西夏进攻大宋的盟友,本身就是为了把大宋的军队调动起来,也应了孙子兵法里那句“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种策略在我们那个时期也可以理解为运动战的一种,东打一枪西打一枪,让敌人疲于奔命,最后露出破绽被一击致命。

不得不说,这个策略是比较高明的。

毕竟辽国和西夏军队的机动性还是强过大宋,哪怕大宋这些年买了很多马,弥补了一定缺陷,却终究不是产马国,马匹数量和质量依旧不能和两国相比。

所以两国在机动性上还是占据一定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