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 / 6)

加入书签

可万万没想到守卫青塘的西夏军队败得太快了,这使得哪怕李元昊击退了东面宋军派出的佯攻部队,却也无法挽回局势。

因为东面的任福虽然被击退,可西面的张亢、景泰等部却已经悍然北上,严重威胁到了西夏首都兴庆府。

为此李元昊不得不疲于奔命,又回头过来驰援,却被宋军击败,如此落得个仓惶北逃的下场。

卓啰和南的丢失不仅意味着西夏领土丢失,同时还意味着宋军有直接威胁兴庆府的能力,以至于李元昊内外交困,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

这种情况随着辽宋战争的落幕就更加愈演愈烈。

政制院的小会议室内,今天一反常态,宰相们没有研究国家发展方向,而是陷入了沉默。

一堆堆资料摆在了众人的面前,这群老头们戴着老花眼镜,低头研读。

其实李元昊死的消息早在上个月月中就已经传来。

这种事情肯定要作为急报第一时间传达到中央,因此赵骏在得知消息没多久,朝廷也得到了消息。

不过当时得到的是粗略大概的情况,李元昊具体是怎么死的,西夏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却是还不得而知。

西夏国内并非铁板一块,比如李元昊的叔叔山遇惟亮就是亲宋一派,宝元年间就脱离西夏,逃入大宋,被大宋庇护。

眼见李元昊在反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宋国的强大亦令人惊惧,西夏国内的反对声音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本来如果李元昊选择正确的办法,比如亲自前往宋国负荆请罪,或者退位以谢天下,再取得大宋的原谅,或许还不至于到这般地步。

然而他素来刚愎自用,连番失败让他彻底丧失了理智,竟然出了一个昏招,杀了野利遇乞和野利旺荣兄弟。

因为在他看来,正是野利兄弟在青塘的迅速失败,才导致这样的败局。

现在西夏内部的各种细作、暗探、间谍纷纷把消息传过来,整理成完整的资料,大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自从庆历六年五月,李元昊带领大军突袭了青塘,成功击败唃厮啰之后,李元昊的声势一度大涨。

青塘与西夏的争端由来已久,双方可以说是世仇,攻取下青塘,就意味着李元昊再次奠定了自己国内的地位和威望。

然而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随着八月份大宋出兵,事情急转直下,让李元昊跌落谷底。

他原本是寄希望于声西击东,以青塘为诱饵,自己则率领国内主力,突袭大宋的边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