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番外(3)(1 / 2)

加入书签

可是最终她还是苦笑的摇摇头,神情间充满无奈的笑笑说道:

“姐姐你信不信,若我不去探望母亲,她尚且还能坚持一两日。可妹妹若真去了,那绝非尽孝,怕是以母亲对我的恨意,马上她就得激动的难以冷静,说不定一口气撑不住,就立刻撒手人寰了。毕竟在母亲心里,我是害了她亲生女儿的人,我与她之间母女情分已经没了,与其见面犹如生死仇敌,那索性我还是别去了,母亲她反倒能走的安稳些。”

当即赵锦桢就心疼的握住赵锦楣的手,而后轻笑的规劝道:

“陛下大赦天下,对于你们这些先王太妃也是厚待。只要愿意回家的,都无需按祖制留在庵内,当年和姐姐一并离宫的太妃们,大多都回母家被奉养着了。就算姐姐你不喜回到襄安侯府,大可搬来五王府与妹妹我同住啊,何苦还回到庵内待着。我是真舍不得姐姐,这后半辈子都要将光阴耗在庵院内,这又是何苦呢。”

面对赵锦桢的规劝,赵锦楣却笑得坦然的说道:

“锦桢这话你都劝了我十年了,何苦还说出来。你该知道,我不肯从庵内离开,并非无处可去。而是只有我待在庵内,才能断了他的念想。启璃是一代好国君,他不该因为我而存在任何的污点。姐姐心意已决,难得来你这一趟,锦桢就别在提这些叫我为难的话了可好。”

赵锦楣不肯给自己一个新生的机会,何尝不是为了断了萧启璃所有的念想。

十载春秋转瞬即逝。

而大晋皇朝,一片欣欣向荣只想,自从萧启璃登基称帝后,甚至更加昌盛富强起来。

而在帝都内的五王府内,阵阵幼童的欢笑声,不住的传来。

就坐在王府花园内的赵锦桢,望着在不远处,由清秋和胡妈妈看着的一对儿女,她不禁笑着连声叮嘱道:

“轩儿你慢着些跑,照顾你妹妹瑶儿,别叫她摔倒了。在玩一会就过来母妃这里,大热的天喝些绿豆甜汤去去暑气。”

这一点赵锦桢这些年看得真切,终究叹了口气,不在苦劝下去了。

而赵锦楣眼瞧着氛围有些凝重,她不禁用手轻推了赵锦桢一下,然后轻声说道:

“我的事情妹妹就被操心了,反倒是你自己。这些年没回襄安侯府,我知道你心里是和父亲存着的结没有打开。但如今母亲病重,我前两日去瞧她时,御医说也就这两三天的事情了。这人死如灯灭,等你在想去看望的时候,可就真来不及了。母亲到底是咱们姐妹的亲姨娘,在咱们小的时候,待我们姐妹也很是上心,桢儿要我说,你应该去看望下,在前哪怕端碗药,也算尽孝心了。”

闻听周静绣身体不好,而且这两三日就有可能病故离世。

说实话对于这位既是姨母,又是继母,对她打小就向亲生女儿般照顾的母亲,赵锦桢心里还是很有感情的。

看着全部的身心经历,都放在一对五六岁儿女身上的赵锦桢。

坐在她身边,迎五王府相邀,从庵内出来做客的赵锦楣,不禁笑得极为温婉的说道:

“遥想当年咱们母亲过世的早,姐姐我那会也是带着你这样玩耍的。如今一晃锦桢你都为人母了,我也是做姨母的人了。这两个孩子长得可真快,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再过个十多年,你我就真的老了。”

对于赵锦楣的感慨,如今夫妻恩爱,膝下子女承欢的赵锦桢来讲。这十年的生活,她过的很很知足,并且很幸福。

所以一想到亲姐姐赵锦楣,自从离宫起,就日日长伴青灯古佛,这说出的话更是透着难掩的萧索之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