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 烟水蓬莱(2 / 3)

加入书签

至柔带着一丝疑虑,缓步向西来到溪水边,渐渐地柔儿又乐开花,觉得平生从未如此游戏玩耍过,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放松快乐。

而此前,至柔一直被本门的大任所压迫,她不敢随意松懈,加之师命谆谆、唯恐有失,极少享有成长的乐趣,以至于此番意外受伤,自己好像一点也不怨恨单克星。

至柔精神颇佳,正为此等风光赞叹,痴迷还不想歇脚,因而东张西望,继续游玩猎奇,将抵近山脚时,忽闻水声哗哗。

至柔大喜,快步来到石桥,不曾想涧水稍深,双手根本够不着,戏水不成正有些遗憾,忽然发现,前面转弯路口有一处空旷。

至柔来到近前,看到地上长满青草和鲜花,中间有一石桌,四面各有一个石凳,石桌对角各有一个石碗,碗中竟有不少黑白子。

石桌上呈现的是一副棋子格,虽然线条纵横,但触手却光滑无比,显然并非是笔墨颜料的浸透描画,且棋子格的线条舒展均匀,是紧贴在石桌面下精工‘雕刻’而成。

至柔细看、不免大惊,自认这手功夫可不简单,以自己目前的修为,还到不了这般境界,即便是师父、甚至祖师爷,出手恐怕还要差上一丝半毫,甚至几丝几毫。

站在高崖的天台上,直面海风亲昵心神俱醉,周围景物一览无余,远处波涛起伏,一派烟雾迷茫,难以看透难以捉摸,隐约听见一阵阵低低的、却又疯狂的呼啸轰鸣和撞击拍打声。

稍稍俯瞰近处,碧波荡漾一派温馨怡然,至柔凝视着这一切,似乎心也跟着荡漾,海风徐来撩起一头青丝,也撩起连日来、莫名其妙的心境,自己总在疑惑、这个蓬莱客是何门派。

其实,她不过刚刚出道,加之昆仑派与中原武林往来不多,何况蓬莱派也不与江湖人物互动,而蓬莱客更是独来独往,所以,她自然也就没听说有什么蓬莱派。

至柔想着想着,不禁自言自语道:“我在此呆了这么久,他会不会是……应该不是那种人!唉,若是师父知道,我与一个陌生男子、相处孤岛半年,定然怪罪于我……”

至柔不敢往下想,虽然自己行走江湖不到两年,所见年轻男子也不算少,但大抵是武林同道的平辈,相互间均是各自门派的礼仪之交,男女之事从未想过,更不用说在脑海驻留。

至柔信手提起两枚棋子,边摩玩边猜测石桌棋盘、是否果真人力所为,难不成、虔士元年纪轻轻,竟炼出如此深厚的内功,这等熔岩烈火之功,可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出手的。

如此说来,未必是他?或许是他师父兴之所至,摆放在此也未可知,片刻,她心下又转奇怪想法,这岛上还有其他人吗?谁跟谁对弈呢?这一切显然不是摆设,那么……

至柔茫然不解,抬眼看见前面已是山脚,水声潺潺,溪流似乎就能看得见,而且不远处、有一间茅草铺顶的木屋。她猜想、莫非虔士元就住在里面,至柔遂放下棋子,快步往前木屋,欲一探究竟。

不多时,已来到茅屋附近,旁边有三棵古树,看上去极为高大粗壮,站在茅屋门前,虽然能看见海水和沙滩,似乎就在脚下不远的地方,但是真正走过去,却在六七里外。

时辰已近正午,光线甚是明亮,至柔立于木屋门口扫视,却见屋里没人,她略微有些失望,心想:难道他平日不住在这里?

此番自己受伤、乃至被虔士元所救,让至柔喜忧参半,尤其令她心慌意乱的是,平生从未抓握过陌生男子的手,今虽属无意、却似乎永远抹不掉这次记忆,这一切实在不是、自己所能主宰的。

潮涌潮落,很快又是一天的夕阳红,海风阵阵拂面入怀,直到发丝遮住了秋水般的眼眸,至柔这才想起、当初救命的白玉钗,于是走下悬梯,回到屋里找寻。

果然,在窗沿上发现玉钗,至柔顺手捡起稍稍抚拭,然后将发丝挽起重新结束。至柔抬眼又看到那幅画,忍不住又仔细端详审视,直到一轮明镜高挂,至柔才将思绪转开。

第二天虔士元没来,至柔独自沿着石阶游览,此时已是初秋,正是蓬莱岛景致极佳之日,到处鸟语花香极为受用,山道悠悠,在幽林里左右弯曲。

行至中途,见有一石亭、亭上无字,两侧是石凳,而且有靠背和扶手,石阶穿亭而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