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断梗浮萍之大结局(3 / 3)

加入书签

后面两天,赵玖明给母亲的窗户上订上了塑料布,天气马上就要很冷了,有了塑料布后可以阻挡一下冬天严寒时的北风。他把之前的炉子给母亲找了出来,请扫了一下,检查一下看着还可以再用上一年,他把炉子搬到了北屋里,又买了一段排气管给炉子装上,免得以后烧炭的时候搞得屋内碳味很大。

赵玖明给母亲又劈了一些木材,摆放在厨房的南墙上,因为母亲年龄大了,劈柴这种体力活现在干起来有些吃力。

赵玖明这次回来,跟母亲和童其瑞她们吃完最后一顿饭后,就要返回苏州了。童其瑞和母亲执意要去村口送他去坐车。

大家来到村口后,站在那里等了一会。赵珂在那里摇摇爸爸的手问道:“爸爸,下次什么时候再回来啊?”赵玖明抱起她,说道:“很快了,过年的时候,爸爸就要回来了,记得在家里要听妈妈和奶奶的话。”赵珂回答道:“我知道了,我在家里会等着爸爸回来。”

客车来了,赵玖明上了车后就出发了。他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然后打开客车的窗户,又向后面跟大家挥了挥手,他看到自己的女儿在车子后面飞奔的跑着......

赵玖明说道:“嗯,是的,现在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差距在增大,以后还会继续。农村的产品只是粮食,价格基本上都是管控的,老百姓在田地里基本上赚不到钱。”

赵玖康笑笑道:“你们两个小时候读书,每次缴纳学费,我都会拉着地板车去卖一车的粮食,当时一车粮食也卖不了多少钱。”赵玖明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那个时候拉着粮食去了收购的地方,无论价格高低都要卖掉,因为急需要用钱,基本上不敢跟人家谈价格,生怕人家嫌烦不收购了。”

赵玖康对大家说:“现在我们一家人已发展到了10人,随着人口的增加,过几年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一个桌子上就坐不下了,要安排两桌了。以后每家有两个孩子,要按照13人的标准来准备各种餐具了。”说完,他呵呵的笑了笑,接着道:“到时候,我们真正成了一个大家庭。”

栾莉说道:“以后炒菜要用盆装了,一顿饭要吃六七斤馒头......”童其瑞和弟妹也应声附和道:“人多吃饭也显得热闹,本来吃一个馒头的,现在高兴的可以吃两个。”赵玖康笑道:“尽管吃,我们家吃饭都管饱,你们三人是我们家里的福星,给我们家庭带来了气运,以后好日子就靠你们了。”

栾莉笑道:“这个可以有,要给我们多改善生活,我们高兴了,福运就来了。”说完,三个女人在那里哈哈笑了起来。

断梗浮萍-------到此已结束,感谢大家的收看。

她们说的也有道理,以前赵玖康经常对两兄弟提到随着家庭人员的逐渐增多,一定要谨记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大家相互多团结,力量会越来越大。赵玖康说道:“去年的年底,村委会评选五好家庭,我们家被选上了。当时村长说了两个评选理由,一是整个村子上没有一家像我们家这样虽然兄弟三人但是大家一直没有分家;二是这么大的一个家庭所有成员之间相处的非常和睦,孝顺老人,爱戴孩子。就这个理由,当时在我们村子已找不出第二家可以满足条件的,所以村长将五好家庭的牌子送到了我们家里。虽然我们做的是平凡的事情,也是自己本分应该去做的,但却得到了褒扬,这个荣誉我感觉是实至名归。我们并不是为了荣誉而刻意去表现,我们只想真正和和睦睦的把家庭经营好。”

赵玖明拿起酒杯对赵玖康说道:“大哥,趁着这个机会,我敬你一杯酒,这么些年来多亏了有你这个大哥给我们兄弟两人遮风挡雨,帮我们处理了很多的难事大事,虽然父亲去世的早,但是幸运的是有大哥在,让我体会到了长兄若父的意义。”赵玖康也拿起了酒杯,说道:“你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心里就无比的高兴,俗话说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的是兄弟,既然我们一脉相承,理应相互扶助,一起前进。”说完,两人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赵玖康在兄弟三人中是吃苦最多的一个人,父亲刚去世的时候他才十八九岁,为了吃饱饭,他参与村上挖河的任务时经常要两个河号,一是挖河可以吃饱肚子,二是还可以赚点钱给弟弟们上学用。两位兄弟读书的费用,都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到了现在,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家庭可以发展到这种程度,兄弟们都可以出去工作赚钱,大家手头上也宽裕了,在村上日子过的都算是比较不错的。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经过了大家的辛苦努力,又遇上了国家强大的好机遇,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一个家庭从衰败到现在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家都感到了无比的开心,也更加凝聚了精神,增强了斗志,期待未来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一家人经过了这一次短暂的相聚,便匆匆又分开了。第二天赵玖康及三弟夫妻四人就坐上了返回工作地的客车,他们都是请假回来的,需要尽快返回。赵玖明多请假了几天,他还可以再逗留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