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王允失策(2 / 3)

加入书签

“对对对,这位先生所言有理,主公快些发兵吧。”

曹操没有理会曹洪的帮腔,只是认真的盯着年轻文士:“奉孝,若长安未变,我贸然出兵岂非激怒董卓?若西凉兵尽出函谷关,我等以何应对。”

“董卓虽强,不过笼中困兽失了锐志,只需主公修书一封传于西凉马腾,前后夹击之下董卓必不敢出,如长安有变,主公则可横跨函谷关直击长安,若董卓未曾授首,主公出兵伐董,依旧可以收敛人心,不过是费几日军粮罢了。”

曹操大喜过望:“如此甚好,即刻点起兵马,出兵函谷关!”

郭嘉荀彧给出的两策实为一策,都是整军观望。

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情报的准确性。

就连曹操心里都没谱,张武素来不靠谱的性格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如果贸然发兵之下,董卓却安然无恙,那么独自面对西凉军的曹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就在曹操拿捏不定的时候,一青年文士上前,出言道:“主公不需忧虑,可先整兵以待,倘若董卓真死,再发兵不迟。”

周围人还没说什么,曹洪却炸了,当即挑了出来,一把扯住文士衣领,爆喝道:“你放屁!子谦说董卓命不久矣,董卓就必死无疑,按兵不出若子谦有分毫闪失,老子要你抵命!”

在曹洪看来,张武就是他最亲近的兄弟、朋友。张武说了董卓要死了,那董卓就必死无疑。

相较而言,荀彧是老成持重之言,如果长安未变,出兵函谷关只是浪费军粮。

可是不论曹操还是曹洪,他们心疼的重点根本就不是那点粮草,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张武的安危。

至于这个年轻的文士,曹洪没有见过,但并不妨碍他厌恶对方。

“子廉!不可放肆,赶紧放开文若先生!”曹操那个气啊。

荀彧,荀文若,那可是汉初张良般的人物,若是负气而走,曹操都没地哭。

曹洪气呼呼的推开荀彧,冲着曹操抱拳:“主公!赶紧发兵吧,再迟了恐怕子谦有失啊!”

不待曹操回话,另外一个更年轻的文士醉醺醺的出列,轻拍曹洪肩膀,夸了一句:“好壮士。”旋即走到曹操面前:“主公无需忧虑,只管发兵函谷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