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天竺番僧(1 / 2)

加入书签

沈醉面作惊讶之色,大声道:“原来竟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在下真是有眼无珠。大师向与少林玄慈方丈并称为‘降龙’、‘伏虎’两罗汉,武林中大名鼎鼎,在下早已久闻,今日一见,当真是三生有幸!”说罢,又抱拳向神山上人行了一礼。

神山上人闻得他这番言语,心中甚喜,含笑合什道:“施主过誉了,还请问施主高姓大名?”

沈醉却是并不回答,而是转瞧向那哲罗星问道:“这位大师不似我中原人士,却不知是哪处佛国高僧?”

哲罗星还未答话,神山上人便抢先介绍道:“这一位大师来自我佛天竺上国,法名哲罗星。”

沈醉在杏花村住了三日,第四日一早带着武松离村上路。wwW.qb⑤.cOM/这三日中他带着武松每日一次,将赵三等人连打了两日。第三日上没去,而是在村子里为武松买了匹马准备上路。当日晚饭过后,临走之际,为防赵三等人还是会报复老杨头,沈醉便吩咐了武松让他永除后患。

这永除后患之事,便是沈醉不说,武松自己也要提的。当即答应,准备好了杀人放火的一应物事,等到夜半三更换上夜行衣蒙了面目,便即摸进了赵三的院子。赵三也已派人打探到了沈醉为武松买马之事,以为二人要走,心中高兴,招呼了手下兄弟正在家中喝酒庆祝。到得此时,已是大半喝醉,倒卧在厅中做美梦。武松摸进厅去,手起刀落,将这些人全部结果了性命。又到后面屋中寻着了赵三,将其在睡梦中斩杀在床上,然后一把火点了赵三的院子。

正是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不得不说,武松此时虽年纪尚轻,但对这杀人放火的事却是甚有经验,做得是干净利落,不留痕迹。而赵三平日为祸乡里,欺负村民,院中火起之时,虽有附近邻里发现,却是并无人前去救火。因此第二日一早,除了几处砖土墙为,其余尽为灰烬,赵三等人也是尸骨无存。

沈醉与武松二人一早起来,便听两个店小二在厅内嘀咕此事。二人心知肚明,并不好奇打听,收拾停当到柜前结了房钱,便牵马上街,又在街上寻了处摊位用过早饭便即打马上路。

路上非止一日,这一日两人正在官道上策马疾驰。此时正是三月底,在过几日便到了立夏时节,天气已渐渐转热。现又正值晌午时分,阳光毒辣,十分炎热。武松此时已是满头大汗,而沈醉功力深厚,早已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所以并不觉热,脸上也不见半点汗渍。只是他受得住,武松却是有些受不住了,而且跨下马匹也需休息。见得前面不远处有座供过往行人休息的凉亭,沈醉便吩咐武松放马缓行,到那凉亭处下马休息一会儿再赶路。

到得近前,只见亭内却是已有五人在内休息。五个人全部穿着僧衣,有四个是光头,两个老的两个小的。剩余最后一人却是有些怪异,穿的虽也是僧衣,但明显一看便不是中原样式,与旁四人不同。且面目也与中原人物不同,高鼻深目,头发鬈曲,身形甚高,外露的肤色极深,是位胡僧。

“印度阿三!”沈醉瞧得清楚,略打量了这胡僧一眼,心下不由道。他在现代时曾看过几部印度影片,电视上也放一些印度的风景旅游介绍,见过不少印度人,因此一眼就认出这胡僧是印度人。现在那里应是还叫做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不过他对这个国家,却是殊无好感。只是这里怎么会出现个天竺和尚,他一边在亭外拴马,一边仔细回想原书情节与人物。等到将马拴好,却是终于想到了原书中的相应情节与人物,也想到了这天竺和尚究竟是谁。由此推断,也约略猜出了旁边四个和尚的来历。

原书中虚竹从天山灵鸠宫下山回寺后,遇到五台山清凉寺住持神山上人纠集了几名武林高僧,借着天竺番僧哲罗星因他师弟波罗星几年前到少林寺名为借经却实是偷学七十二绝技因而被少林寺所扣留关押之事来问难的。想到此处,他心道:“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个印度阿三想来便应是那个哲罗星了。此地尚还在山西境内,这里又是往河南洛阳前去的要路,旁边那两个老和尚,想来定是五台山清凉寺住持神山上人与其师弟神音。那两个小和尚看来则是两人的弟子,跟着出来服侍的。看他们坐着,两个小和尚站着就知道了。妈的,佛家不是提什么众生平等吗,怎么这些个和尚就老爱搞阶级待遇,小和尚就该服侍老和尚吗?狗屁的佛!”他心中极是看不惯这说一套做一套的佛家理论,骂了几句,斜眼瞧了那哲罗星一眼,心中冷冷一笑,已有了计较。

带着武松进亭,向着中间那约摸七十来岁年纪,身形矮小,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极具威严的老和尚,拱手行了一礼,问道:“敢问大师如何称呼,在哪处名山出家?”

神山上人起身还礼,微笑合什答道:“老衲神山,添为五台山清凉寺住持方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