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出使大理(1 / 3)

加入书签

“宣!”赵煦简简单单吐出一个字,望向殿门处。殿下众人也皆往殿门处而望,沈醉自是在列。

“宣,大理使臣上殿觐见!”太监领命,退到一旁,一摆拂尘,高声呼道。

不多时,一人从殿外的台阶上拾级而上,刚露出头来,沈醉便一眼瞧见并认了出来,却是朱丹臣。

只见朱丹臣略往殿内扫了一眼,便即低头跨步而进,到得殿中,一摆衣襟,下跪拜道:“大理使臣朱丹臣参见上国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煦摆手道:“贵使不必多礼,请平身!”

六月初三日晨巳时,大宋皇宫文德殿内。文武百官三呼叩首参拜过皇帝赵煦后,起身分列两旁。

赵煦居中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威严,扫了下面群臣一眼,开口道:“众卿有事请奏!”

话音方落,礼部尚书苏轼出列,奏道:“启奏陛下,今有大理国使臣前来觐见。现正于宣德楼外侯旨,请陛下下旨召见。”

“巧了,大理使臣,却不知来的是谁?”沈醉听得苏轼之言,不由心道。嘴角浅浅一笑,望了望殿门口,有些期待大理使臣快些进来。

赵煦在上“哦”了一声,道:“正旦朝贡已过,却不知大理使臣前来求见有何事情?”

“谢陛下!”朱丹臣拜谢后起身。然后又拱手道:“吾国国君保定皇帝今看破红尘,欲退位为僧,现决于七月十五中元节传位于皇太弟即位登基,故特遣下臣前来告知,并请册封之事。这是国书,请陛下御览!”他说着,从怀中抽出一个卷轴来双手呈上。

那名侍立太监正在殿旁,不待赵煦吩咐,便即上前接过了朱丹臣手中的卷轴,往殿上送去。到得御案之前,解开封绳,将卷轴展开,置于赵煦面前,随即躬身退在一旁。

赵煦就案而看,殿下朱丹臣低头垂目,正襟而立,静候待命。正在此时,耳中却传来一个声音道:“朱四哥,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否?”声音清晰可闻,如在耳边相语,但却是让人分辩不出究系从哪方传来。

朱丹臣不由得吃了一惊,心道这大殿之上,谁敢无视皇帝威严这般放声说话。左右一瞧,却见左右两列文武百官并无反应,看来却是并无听见。略一思忖,便即想到这说话之人用的乃是武林中的一门高深内力运用之法,唤做传音入密。这传音入密的功夫并不甚难练,唯一的要求就是需内力高深方可使用。这人既能用出,便说明他内力定然高深。再加这人声音甚是耳熟,又叫他“朱四哥”,这些条件结合起来却是让他已然想到了这传声的人是谁,自是沈醉。只是却令他有些难于置信,猜不到沈醉为何竟会在这大宋皇宫文德殿内。

苏轼道:“臣曾向那使臣打听,听其所言,说是大理如今当政的保定皇帝准备退位为僧,传位于其皇太弟,因此特遣使前来报知,并请册封。”

沈醉听至此,心中不禁叹道:“唉,保定帝终于要出家做和尚了!”大理的“皇太弟”,他自知便是他的岳父大人,段誉他爹,江湖武林中向有风流浪子之称的大理镇南王段正淳。想及段正淳之风流,心中不由笑道:“以我这老丈人的脾性,想来到他退位之时,是断不会到天龙寺去出家做和尚的。”

赵煦点了点头,转向龙椅旁的侍立太监道:“你去宣德楼外领大理使臣前来觐见!”

“奴才领旨!”太监躬应一声,领命而去。

约有半柱香时间,太监小跑至殿门外,躬身向殿上的赵煦复命道:“回皇上,奴才已将大理使臣引至殿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