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回返东京(1 / 3)

加入书签

正面果然是一个圆形的表盘,时针、分针、钞针一个不少。时针雕龙,分针雕凤,秒针则只是雕了些花纹,正按着表盘上的小格一格格地绕着中心点走动着。表盘上则以一块玻璃封隔住,此时的宋朝却是已然有玻璃。苏轼的《饕餮赋》便有“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的句子,意思便是“用珍贵的南海玻璃杯斟上凉州的萄萄美酒”。

表盘的边缘则是木制,雕有精美的花纹,上有明亮的油漆。进献给皇帝用的果然不一般,制作的十分精美。不像他们研究时,外表基本上只要有个大概样子就可以。表盘能用准确就行,指针能走能区分开来就行。

还在翻看之际,那为他端茶的太监从里间端着杯茶走了出来。见他在此拿着钟表翻看,忙叫道:“哎哟,沈大人!这东西您可不能乱碰,皇上宝贝着呢,万一磕着碰着了,小的可是担待不起。”一边说一边已快步赶了过来。

“切!”沈醉被他这么一叫,却也没了兴致。撇了撇嘴,随手放到桌上。然后转手从他手中拿过了茶杯,端着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去喝茶。

那太监却又将钟表轻轻双手捧起,小心转着细看了一遍,发现完好无损,这才松了口气,重新放回桌上,并摆好位置与角度。他转过头来瞧着沈醉,忽然想到些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陪礼道:“小的倒是忘了,听沈括老大人与韩公廉大人说,这东西可是您发头设计的呢!您自然是比我懂的多,哪会不注意。只是刚才一时情急没有想到,还请沈大人您不要见怪!”

三日后,沈醉带队到达东京。/wWW.qΒ5。cOМ//入城后即从御街而行,直往大宋皇宫正门宣德楼而去。

到得宣德楼前,沈醉命随行禁军自行回殿前司复命,四名随行副使也自回礼部复命。他则进宫面圣,向皇帝赵煦复命。他身为翰林学士,佩有可随时出入皇宫的腰牌。当即也不向城楼守将通禀,只亮了腰牌,便自进去。

此时已是午时末,算来早朝应已散去。而赵煦散朝后,一般都会往内书阁处理政事,所以沈醉便径直往内书阁而去。到得内书阁后,向一名殿外侍立的太监通禀。这名太监乃是时常侍立于内书阁的,沈醉来的多了,却是也认识,并知道叫王荣。王荣向他躬身回了一礼,道:“沈大人,您今日可是回来的不巧。今日正好太皇太后设宴,皇上却是被请过去赴宴了。”

赵煦竟是不在,沈醉不由轻皱了皱眉头,又向王荣问道:“皇上去了多久了?”他想如果赵煦刚去的话,那自己便先回去,明日早朝再复命也没什么不妥;如果赵煦去的久估计差不多快完的话,就不妨在这里等一会儿。

王荣想了想,道:“嗯,快有一个小时了吧!应该差不多也快完了,沈大人不妨进殿内稍等一会儿,咱家替您过去看看。”自沈醉提议时辰改制,赵煦下令推广后。便即日起从皇宫开始试行,至此已有两个多月,宫内的大部分人却是已然接受并习惯用这新的计时法了。

沈醉笑道:“不怪不怪,公公也是职责所在!”旋又问道:“我这些日子来出使大理在外,却不知沈括老大人与韩公廉大人,是什么时候把这东西进献上来的?”

太监回道:“大约二十几天前,快有一个月了!”

“如此,有劳公公了!”沈醉拱手谢道。

“沈大人客气了!”王荣回了一礼。然后将沈醉请进殿内,招呼了侍立在殿内的一名太监为沈醉上杯茶,便即告辞离去。

沈醉向那为他去端茶的太监拱手谢过,又将王荣送出殿外,便回返进来,径自寻了张椅子坐下。转头打量了下这内书阁,有两个月没来过,发现与自己走时却也没什么变化。瞧到赵煦的书案上时,却让他眼光一停,然后定定地瞧着书案左上角处稍微斜摆着的一件物事仔细打量。

因角度关系,从他这处看,却是只能看见这东西的后面。造型大体上是方形,像个小柜子,下面也有四只短立脚。后面分别有三个圆轴带翼的扭,从背后看,却分明是钟表的样子。三个扭,分别是上劲的发条扭,调节时间指针的调时扭,以及设闹钟的定时扭。

“看来我出使大理的这段日子,沈括与韩公廉已是把这钟表研制成功了!”沈醉的心里已然这样肯定。再倾耳细听,果能听见秒针轻微的走动声。心情激动,当即也不管皇帝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走上前去便将那钟表拿在手中翻转过来仔细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