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八十六章(1 / 5)

加入书签

“怎么能?”玉祥不服气:“照你这么说,倒不知道这个魏大人要生成个什么样了。”

糖糖锤着皇太妃的肩膀,听了一阵说:“文妃娘娘是宫中有见识的人,不似奴婢,一辈子没出过宫,倒不知道封义之战真如传闻一般惨烈么?”

文妃饮了一口茶:“这倒是真的,耿家的老爷如此英武的人……唉……。”

糖糖手上顿了顿:“听说那个魏尝不可本是王将军预备着七八月调回京城的,倒是这位大人自己上表请留,又自愿跟着耿将军回封义驻守。”

“哦?”皇太妃听闻此言,忍不住问:“倒是自愿的么?”

“皇太妃想想,他本是翰林院的编修,皇上派他任此职位也是看重他,愿他文武兼修以效命朝廷。但皇上又是最体贴的人,大战在即怕他自有闪失,当时不是特意下旨意派王大人手下的文官回朝么?他自然是文官,也在其列无二。多少人回来了,他却自愿留下,一则是报效天恩,二则……二则倒是为了报答耿将军的知遇之恩呢!”

86【建康七年】

“是那个魏参领么?”文妃顺着话儿往下说:“听说他中科举的时候才十五岁呢!模样都没出齐,这倒好,不过几年的功夫变成了既能文又能武的人了。”

皇太妃依旧是对不上号:“是有这么个名字,但却记不得是谁了。”

糖糖笑道:“娘娘想想,那个在尚书阁给碧玉屏风留字的人?”

尚书阁是皇上读书请教师傅们的地方,不过皇上的师傅也就是翰林新子们的师傅,某一天讲学完毕,内侍清点物品的时候发现一扇碧玉屏风下面留了好些字,乱七八糟不知是写了什么。后来一一查了座儿,发现是个叫魏池的新生员。其实也是不大的事情,碧玉屏风而已,擦了就罢了。也不知是怎样的运气,居然在擦掉之前被皇上知道了。皇上也是一时觉得有趣,叫人抬了屏风来看。屏风上有四句话:远未近而实为远,近而近则实为近,朝而朝却未必朝,朝为暮也未尝不可。谁也不明白写这些为了什么,皇上读了几遍,大笑之后只说了一句:“未尝不可,倒是个魏尝不可!”于是,魏池在后宫得了个‘魏尝不可’的绰号,这事情外人倒是不知道的。

“这倒是有所耳闻,听说当日就是派的耿家去的封义,这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皇太妃放了手上的彩服:“一个书生,能活着回来,也是个有福的。”

糖糖垂了眼帘:“听说……封义之所以能守住,却是这个魏大人一半的功劳。耿将军当时病情已重,封义那么多军官,只将这个魏大人请到房中,算是将这一城的百姓都托付给他。人都说书生自有铁骨铮铮,魏大人亲自提刀上阵杀敌,数立军功。城外蛮夷招降数次,他只是杀其使者,并不动摇。可见是个忠勇之人,即便是秦王殿下也说他是真英雄呢。”

皇太妃笑道:“宿儿是个心软的人,稍有个人好些他就要夸……”但想了想又说:“不过书生出身,年龄又小,能出此义举也担得起真英雄这三个字了。”

玉祥拉了皇太妃的手:“糖糖可别是听了流言,书生哪里能够舞刀弄剑?”

“怎么不能?”糖糖笑道。

皇太妃拍手大悟:“就是那个魏尝不可么!”

届时玉祥不过十一二岁,自然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皇太妃又向她细说了一番,叹道:“也倒是个有趣的人。”

玉祥掩嘴一笑:“皇兄还是这般喜欢言笑,若是这位翰林知道了还不知要呕怎样的气。”

文妃说:“菏泽关是运粮的要道,别看离着边疆远些,四方的粮食都要运到这一处才能上得了兵部的账,年三十看到陈景泰,确是瘦了,憔悴了些,但倒像是个男子汉了,听说他如今诗文武功皆有长进。年前陈景泰选武,他十箭十中,得了头彩,在军中可是大涨了颜面。”

皇太妃点头称是:“幼时后看着他便觉得不凡,你看陈家其他那几个皇侄,个个油头粉脑十分不像话。这个小时候就老实,长大了也果真就出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