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1 / 5)

加入书签

杨帆继还要开口,叶敬高摆摆手打断他:“这件事情不用杨大人操心了,我亲自去找魏大人谈。”

叶敬高早年在魏池去漠南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他认为自己看人的眼光不会错,魏池不是那种迂腐顽直的人,他找到魏池简单的表明了来意。魏池听到杨帆继直言与荀大人相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魏大人有何想法,还请直言。”

“叶大人客气了,下官只是在想,当年提拔的顾命大臣为何会有杨大人在列。”

是为了把刚正不阿的杨大人放在顾命大臣中给百官摆明一个态度?还是说准备真的听听他的意见?

185【正隆二年】

半年的战乱压得魏池喘不过气来,这一天竟然逛得忘了时间,等他回到府上,早忘了自己乞的巧,至于那颗核桃上究竟有没有蛛丝,戚媛却总是一提就笑,不愿多说,魏池便只能作罢。

临近京城的考生渐渐到达了,因为大家都听说今年皇帝要亲自参加出题,大家便忍不住议论,虽说是皇帝,但其实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说难听些,他懂多少?不知今年的题会出成怎样,许多考生一想到此便难得不烦闷。

其实这些考生的顾虑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林孝虽然为人不佳,但是他的学问还是很好的,在陪着小皇帝商议考题的日子里,他发现皇帝虽然就同龄人优秀太多,但他真的是太年轻了,或者说太年幼了,以他的阅历不可能给出有深度的题目。但林孝并不对此苦恼,他知道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此刻他最重要的就是一心顺着皇帝的意思办事。

荀秉超因为余冕的病情被耽误了不少的工作,周文元借缝插针赶紧安排了不少自己人协助林孝,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文元发现陈熵的题目走得越来越偏,忍不住敲打林孝,但林孝不为所动,依旧不发一言。

叶敬高细细一想,觉得自己的确略有些浮躁。

“杨大人所想不过是要在朝中正风气,明视听,心是好的,但如今周阁老在侧,怎样用君子之道作为?”

的确,若是荀大人有办法直接办了林孝,又何必绕这样一个圈?

魏池做了个拱:“若只有此法不得不为,下官定竭力相助,但同样请叶大人劝荀大人多多想想利弊,谨慎为好。”

送走了叶敬高,魏池越想越是坐立难安,便收拾东西告了早退。大理寺很忙,一般没有人告早退,做少卿的李大人不由得多看了魏池几眼。魏池出了衙门急急地想往余冕那里赶,走了几步才想起余冕病得不轻,便又绕路到药房买了些好点的川贝之类的带去。

面对此情此景,荀秉超不由得暗暗得意,他早便料到局势会如此,此刻正是借周文元的手拔除林孝的好机会,若等到周文元动手,两人相争,陈熵必定会对林周二人反感,届时借着魏池的帮助,定能在主考官的位置安排上自己的人,如此,今年大考便能得到肃清,狠狠杀一杀礼部多年的歪风邪气。

对此安排,大家均表示同意,唯有杨帆继对此颇为不满。

“如此作为,与周林二人何异?林大人多年为官之举,随意列出一二便足以治他的罪,如若如荀大人之法,怕这不是肃清,不过是政治谋害。”

此话一出,荀秉超被“政治谋害”这几个字呛得说不出话来,一屋子人顿时哑然。

“杨大人此言过了。”叶敬高略有不快:“当年先帝如此手段,百官弹劾都没能治他的罪,如今不过是对待狡狐使用非常手段,哪里就谋害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