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回炮(中)(2 / 2)

加入书签

现在来看用百斤重的弹丸是对的,不仅准确度高还大力破坏了敌军的队形。尤其是弹丸飞行时发出的仿若闷雷般的响声,对敌军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另外敌军的攻城车辆被摧毁不少,也极大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

如今敌军四下奔逃、濒临崩溃,正是用“西瓜弹”给与接连打击的时候。一门“回回炮”往往能发射七八枚这种弹丸,四十多门炮加在一起发射的弹丸数量和覆盖的范围极广。只要被这种弹丸打上非死即伤。

明军第五波弹雨袭来。它们比方才的前四波弹雨更密集,速度更快,不过飞的却比较高。这些弹丸密密麻麻的一片,就好比天上撒下来的一张巨网,兜头罩了下来。

“快闪开、大家快闪开......”

西林觉罗自诩也是征战多年的老兵了,可在此时此刻望着头上密集飞来的泥弹,也不知道如何应对了。只是不断大喊着重复这两句话让部下们躲避。

后金军上下这才发现,这些泥弹果然是从城墙后面飞过来的。可究竟怎么防备这玩意儿大家心里都没数。只能动作麻利的四下散开,祈求各路大仙保佑自己千万别被打上。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后金军上千人挤在这狭窄空间,岂是说能轻易散开就散开的?他们哪里知道,明军修的这些城防工事可不仅仅是阻挡他们攻城,还有分割他们阵形、压缩空间,造成前后相拥的作用。

为的就是让他们扎堆儿挤在一起,给己方的远程兵器提供目标。也就是说,人家把每一步都算好了,设了套儿就等着他们往里钻呢。

果然,明军这一波弹雨不偏不倚,几乎全都落在后金军人员最密集的中段位置。那个惨状就不用提了,缺胳膊断腿的伤兵和血肉模糊的尸体到处都是。一阵阵无比凄惨的哀嚎充斥着整个战场。

“杨林,我干你祖宗!你卑鄙无耻不讲武德!”阿敏气的两眼冒火跺脚大骂,可这对改变己方局势毫无作用。

可是周围的拒马和鹿砦就好比一堵堵高墙,严重阻碍了后金兵们的活动空间。一些人想跑出这片明军“火力覆盖”的区域,可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通道就那么几条,谁想跑出去就只能使劲儿往前挤。当大部分人的想法都与他一致时,结果就是大家都挤在一起动弹不得。

在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谁都不想把命丢了。什么军纪啊命令啊,在这个时候都失去了作用。拚的就是谁的力气大、谁的求生欲望强。

这也正应了《孙子兵法》中那句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杨林从率军到叆阳的那天起,就开始为后金军的进犯做准备。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大的方面开始,到如何利用各种战术杀伤后金军的细微方面,都被他谋划的极为详尽。如今看来,他花费的心血没有白费。后金军在叆阳城下的第一波攻击遭遇了重大挫折。

杨林在城楼上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喃喃自语道:“后世之人皆知宁远之战和袁崇焕,更知红夷大炮之利。那么在这个世界,后世当知我杨林和回回炮立威于叆阳!哼,谁说非火器方可破满清八旗?今日我便用这些老武器证明给世人看看,我是如何打败号称‘明末最强军队’的建奴军的!传令,回回炮换西瓜弹,继续轰击!”

杨林口称的“西瓜弹”,其实就是西瓜大小的弹丸。用来对付敌军已经混乱的队形。不过这种弹丸分量轻,弹道有些漂,准确度没有百斤重的弹丸高。所以在最初的几波打击中明军没有用它们。

杨林最早的计划是让“回回炮”发射威力更大的石弹,但是石弹装填要比泥弹慢,制作也费时费力,在快速压制敌军集团进攻方面效果较小。所以他就让工匠们分别制作了百斤、数十斤和十几斤不等的泥弹,用于对付不同的目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