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外篇:第七章 畏缩不前(1 / 3)

加入书签

道理明白,但我仍然心寒,说:“师父,练武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嘛,你这第一课,就让我跑到这群没人性家伙中间去,就算我是个有天赋的大侠,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师父冷笑:“过程?你站到火堆前面去,问问这些狼,愿不愿意等你练好了武功再来找你的麻烦。”

这也许是我的错觉。但是,他的胸有成竹,却是实实在在的,几乎伸手可以触摸。

我清了清嗓子,笑道:“师父,既然你早有把握,干嘛非得将我往前台推?那不是故意为难我么?看着我惊慌失措,你觉得很有意思是吧?”

师父笑道:“你王大侠不是早已站在前台吗?哪里还需要我推?不管怎么说吧,现在对你而言既是个考验,也是个机会。”

我说:“能不能别装深沉,把话说得浅显一点?考验我感受到了,实际上就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可这种场面能有什么机会?”

师父答:“练武的机会。我现在就开始教你真正的武功。”

我该怎么走出目前的危险困境?

答案很简单:走出这场困境,靠的不是我这个有名无实的大侠,而是我那位性情古怪的师父。我完全不必为此感到羞愧,一般而言,当大侠的师父如日中天的时候,大侠自己的武功和名声,基本处于孕育阶段,只能跟着打打酱油跑跑腿,偶尔有一两次露脸机会,就算是天赋异秉,运气极佳了。这是江湖故事里大侠的成长规律。

我也算为自己的脆弱和无能,找到了一个正当理由。

在我看来,师父王大也不像是江湖故事里的主流高手。原因是,他性情怪异,武功强劲,但似乎并不怎么冷酷。他有时话比我还多,而且嘻笑怒骂的样子,跟他的年龄不太相称;有时候突然陷入沉默,不是刻意伪装的,冷漠倒是冷漠得很,但一点都谈不上“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显得无比的落寞与萧索。

很显然,那是悲伤的江湖生涯在他形象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无意识的,如影随形,他大多数时候并不自知,也无法控制。他能够做的,就是偶尔惊醒之时,把这种悲伤化为愤怒的语言和表情。仅此而已。

我立即精神倍增,从地上跳了起来,大声说:“既然如此,那赶紧开始吧,时间不等人,更不等狼。”

他也站起身,指了指几十步之外的狼群,看着我的眼睛,慢慢地说:“你拿起剑,跟我一起冲到狼群中去。武功教学第一课,实地打斗训练。”

我大吃一惊,颤声说:“你没搞错吧?我现在跑到狼群中去跟找死差不多。”

师父森然道:“小子,你很有天赋,但有天赋并不表示你可以省略苦练的过程。武功上要有所成就,可没那么简单。一般人练武,除了师兄弟之间拆招,练习熟练程度,还会刻意创造一些艰难危险的环境,用来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毅力,但是,人为创造的环境,并不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他接着将手一挥:“你现在面对的场景,没几个人有机会遇到。这是真实的,充满变数,稍有不慎,轻则重伤,重则丧命。但它对人的锻炼,是全方位的,从体力到心理,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你只需在狼群中出入几个来回,此生将受益无穷。”

除了冷漠和愤怒,师父浑身上下弥漫着另外一种气质:冷静。那不是强装出来的,不需在风雨里摆造型,更不需对镜练表情,而是自然散发出来的无所畏惧,是历经艰难世事后的轻松淡然。

师父的冷静没有一丝盲目的因素。他的自信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对敌我双方进行精准评价之后的结果。

大致在师父看穿我的强装镇定之时,我也同时感觉到了他的冷静淡然。快乐和悲伤的情绪,在人群中都具有传染性,同样,身处险境中,冷静淡然也能感染身边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两军对垒时,统帅的冷静程度,往往对争战的胜负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支军队很不幸地由一个容易心慌意乱、六神无主的将帅统领,无论它的装备多么先进,数量上有多大优势,都是不堪一击的。

现在,狼群仍没合围,但已蓄势待发。我坐在火堆边不愿起身,师父慢慢踱过来从容地坐下了。我忽然毫无理由地觉得,师父可能曾经是一个统帅型的人物,即便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估计也是江湖上的一方霸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